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经济组织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农业进程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而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将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达到良性互动,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促进机制。所以,农村经济组织必须不断创新,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真正实现中国农业经济产业化。
作者
郭祥玉
索志林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现代农业
互动关系
分类号
F3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谭宗宪.
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发展[J]
.岭南学刊,2006(5):75-79.
被引量:3
2
李炳坤.
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9):4-8.
被引量:72
3
张雷声.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高校理论战线,2006(3):4-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谭宗宪.
论发展新型农村家庭经济[J]
.当代经济,2004(8):51-52.
被引量:5
2
曹泽华.
关于发展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与实践[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5.
被引量:3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69页.
共引文献
74
1
王思睿.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0-32.
被引量:2
2
王思睿.
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2.
被引量:6
3
刘爱军,周曙东.
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物流发展调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1-16.
被引量:5
4
金增欣.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69-72.
被引量:1
5
朱广其,关方.
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及其完善[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27-730.
被引量:2
6
徐妍,王思睿.
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62-11662.
被引量:2
7
徐旭初,邵科.
略论现代农业的经营形式问题[J]
.农业经济,2008(1):7-9.
被引量:6
8
景为,侯军歧,刘录民.
“参与式”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探讨--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67-75.
被引量:1
9
黄菲.
关于推进南昌现代农业的思考[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23-126.
10
衡霞.
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36-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8
1
李远东.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探析[J]
.经济经纬,2009,26(5):113-116.
被引量:9
2
陈吉元.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看法[J]
.浙江学刊,1996(5):51-54.
被引量:21
3
姚耀军.
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05(4):177-183.
被引量:66
4
王学林.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及其性质思考[J]
.经济问题,2005(9):44-46.
被引量:5
5
刘勇,谢杨.
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
.科学决策,2005(8):26-29.
被引量:9
6
于伟.
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J]
.求是,2005(24):36-36.
被引量:1
7
陈吉元.
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
.中国农村经济,1996(8):3-7.
被引量:51
8
段进朋,高维岳.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50-55.
被引量:13
9
申屠江平,陈雄俊.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5-7.
被引量:6
10
龙方,任木荣.
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4):34-38.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5
1
范国华,徐世平.
农村经济组织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破解[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1128-1131.
被引量:3
2
童洁,李宏伟.
村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变迁路径分析——基于成都市郫县战旗村的实证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32-38.
被引量:4
3
刘叶.
高校农村经济组织产学合作模式选择博弈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6(36):81-82.
4
杨杰,梁志宏,刘润萍.
我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研究概述[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11):77-81.
被引量:1
5
龙海军,王建军.
考虑公平关切的农产品供应链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
.西部皮革,2019,41(14):50-5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思宇.
试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问题[J]
.商情,2015,0(32):55-55.
2
吕进中,杨少芬,詹东新,赵晓斐,杨秀萍,倪李澜,张茂林,课题组.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实践与思考[J]
.福建金融,2017(5):4-10.
被引量:2
3
李友民.
乡村振兴: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成效与启示[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0(4):76-79.
被引量:2
4
李祥光.
铁山港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究[J]
.南方农业,2019,13(33):77-78.
5
章逸哲,施臻韬,钟真.
“小而美”:乡村产业振兴的去规模化道路——基于桐乡市槜李产业的案例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21(3):23-31.
被引量:2
6
马乂琳,潘明辉,吕鸿,许雅玺.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近郊村片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J]
.建筑经济,2022,43(12):14-21.
被引量:1
7
周芳玉.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新农村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成都市战旗村为例[J]
.山西农经,2023(9):167-169.
8
朱伟秋.
浅谈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政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6X):315-315.
1
曹文祥,曹树明.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及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战略的思考[J]
.大庆社会科学,1996(3):17-20.
2
王化信.
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四个典型模式[J]
.经济与信息,1996(12):49-50.
3
吴雨.
走产业化之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7,0(2):8-10.
4
王征.
透视园区建设中的产城结合问题[J]
.广西经济,2014,33(3):48-49.
5
戚维学.
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考察[J]
.经济科学,1996(2):30-32.
6
王征.
产城结合:当前工业园区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2):10-12.
7
马占军.
县域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问题分析[J]
.经济视野,2014,0(9):15-16.
8
李金生,李全印,马春燕.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4-5.
9
王建国.
做好农业综合开发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9):13-17.
10
赵翠萍.
现代农业进程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2012(2):3-5.
被引量:4
理论探讨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