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学术界或理论界,综合国力概念和理论体系虽然出自西方的国力(国家权力一national power)概念和理论体系.但已与它分道扬镳,成为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文化软实力概念也是如此:它虽然出自约瑟夫·奈的“软权力”(soft power)概念,但已经与之渐行渐远,朝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与综合国力一样,文化软实力也基本上被中国学者定位为实力——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
作者
贾海涛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社科部
出处
《红旗文稿》
2008年第3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软实力
概念
文化
考辨
综合国力
中国学术界
“软权力”
国家权力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1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81
1
贾海涛.
试析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J]
.岭南学刊,2008(2):75-80.
被引量:18
2
李宗桂,张倩.
“三元”并举提升文化软实力[J]
.岭南学刊,2008(3):111-115.
被引量:10
3
韩冰.
当前企业工会维权的困境及法律对策[J]
.行政与法,2008(8):31-34.
被引量:3
4
关多义.
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与提升[J]
.生产力研究,2008(12):46-48.
被引量:9
5
孙亮.
"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
.理论月刊,2009(5):145-147.
被引量:43
6
孟淑媛.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之管见[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75-77.
被引量:5
7
贾春峰.
“文化力”论[J]
.东岳论丛,1998,19(6):19-22.
被引量:17
8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4
9
王殿华,余钰琪.
提升文化软实力 塑造广西新形象[J]
.传承,2008(4):98-99.
被引量:3
10
邢乐勤,张旭.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制度思考[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18-2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8
1
费艳颖,姜国峰.
科技创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风险探析[J]
.理论学刊,2013(10):77-80.
被引量:2
2
丁赞华.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探析[J]
.神州,2014(9):235-236.
3
龙建新,刘红建,孙庆祝.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体育文化软实力——兼论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4-7.
被引量:14
4
陶荣兵,刘红建,孙庆祝,徐小红.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395-398.
被引量:6
5
陈元中.
执政文化与文化软实力[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5):66-68.
被引量:7
6
屈永刚,魏乐仪.
儒学与中国文化软实力[J]
.丝绸之路,2009(22):51-54.
被引量:1
7
邓显超.
近年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J]
.理论与现代化,2009(6):119-125.
被引量:7
8
李磊.
中国工会软实力:内涵、问题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10(4):78-82.
被引量:2
9
范叶飞.
体育院系大学生“软实力”提升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198-198.
10
韩丽彦.
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3):97-9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柴奕,杨洋.
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与优化路径——以城市社区为分析视角[J]
.红色文化学刊,2020(2):82-90.
2
郭涛.
文化软实力竞争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57-160.
被引量:5
3
张伟.
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J]
.理论界,2010(10):162-164.
被引量:2
4
李茜,韦英华.
后世博时代上海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对策研究[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2):405-406.
5
张伟.
辽宁提升对外开放文化软实力途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415-418.
6
樊晓飞,程一军.
足球软实力重构:中国足球形象救赎的“支点”[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61-63.
被引量:1
7
肖映霞.
提升新疆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8):83-84.
被引量:1
8
黄荔娟.
妈祖文化软实力助推海西体育旅游发展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27-29.
被引量:2
9
陈宗章,王建润.
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73-177.
被引量:10
10
杨庆飞,陈永辉.
文化软实力视阈下体育文化功能的社会化演进[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3):159-162.
1
钟裕民,曹国平.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物流研究述评[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41-43.
被引量:4
2
中国公共服务水平偏低[J]
.中国新闻周刊,2007(13):12-12.
3
谢雪屏.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构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65.
被引量:8
4
闻洪涛,卿孟军.
关于近年来政府形象研究的综述[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28-30.
被引量:6
5
商振.
企业营销:与经销商共生[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7-27.
6
陈瑞.
思埠康尔终止合作[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9):77-79.
7
戴丽娜.
基于“软权力”构建的国家形象广告研究[J]
.新闻记者,2010(3):9-12.
被引量:1
8
马海波.
提升国家软实力[J]
.留学生,2014(17):14-17.
9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术规范的三个层面的问题[J]
.旅游学刊,2010,25(12):9-10.
10
刘朝晖.
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人类学参与”[J]
.旅游学刊,2012,27(10):8-9.
被引量:5
红旗文稿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