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洲斑潜蝇的分布范围与寄主及其防治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美洲班潜蝇的分布、寄主范围及其防治研究作了综述性介绍.美洲班潜蝇分布在6个洲48个国家和地区,寄主涉及14科省个属100余种植物,且分布地区及寄主范围仍在扩展中.于1993年12月在我国海南省首次发现该虫的为害.对该虫的防治,要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数量.
作者
卢传权
陈俊
叶启贤
机构地区
海口动植物检疫局
海南大学农学院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249-253,共5页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
防治
潜蝇科
地理分布
分类号
Q969.464.2 [生物学—昆虫学]
R184.3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谢琼华,何谭连,蔡德江,黄河清.
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及其防治[J]
.植物保护,1997,23(1):20-22.
被引量:57
2
陈乃中,肖良.
蔬菜斑潜蝇的传播与危害[J]
.植物检疫,1995,9(1):6-9.
被引量:37
3
M. W. Johnson,E. R. Oatman,J. A. Wyman. Natural control ofLiriomyza sativae [Dip.: Agromyzidae] in pole tomato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J] 1980,Entomophaga(2):193~198
共引文献
87
1
潘洪玉,董维民,杨万里,祝旭生.
长春市郊区保护地美洲斑潜蝇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20-21.
被引量:1
2
冯红云,雷仲仁,问锦曾,王音,黄虹.
豌豆潜蝇姬小蜂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87-90.
被引量:8
3
戴万安,罗布,杨雪莲,红英,陈翰秋.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为害[J]
.西藏农业科技,2004,26(4):20-22.
被引量:4
4
曾玲,詹根祥,梁广文.
丽潜蝇姬小蜂研究概述[J]
.昆虫天敌,2000,22(2):89-93.
被引量:2
5
蔡笃程,程立生,陈积学,刘素萍.
海南省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种类及其控制作用评价[J]
.热带作物学报,2005,26(2):76-80.
被引量:7
6
蔡笃程,陈积学,刘素萍.
海南蔬菜潜蝇种类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6):17-19.
被引量:2
7
张慧杰,段国琪,张战备,梁哲军,张冬梅,许琦,王晓民,许爱玲,刘珍.
美洲斑潜蝇幼虫潜叶为害对几种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J]
.昆虫学报,2006,49(1):100-105.
被引量:12
8
金辉,魏长海,汪金叶.
13种药剂防治蔬菜潜叶蝇田间试验效果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35-37.
被引量:8
9
王正旭,张玉琴,李登绚,米发杰.
8种杀虫剂防治日光温室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J]
.蔬菜,2006(7):40-41.
10
美国国土安全部选用热电新一代谱仪门式探测器(ASP)加强国土安全[J]
.现代科学仪器,2006,23(4):91-91.
同被引文献
13
1
刘军和,贺答汉,徐世才.
我国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25(4):85-88.
被引量:9
2
陈艳,赵景玮.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6,32(1):93-95.
被引量:6
3
庞雄飞,梁广文,曾玲.昆虫天敌作用的评价[J]生态学报,1984(01).
4
何金英,邓望喜,杨石城.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及飞行能力的研究[J]
.植物检疫,1998,12(4):193-197.
被引量:6
5
杨飞,曹婧曼,杜予州.
江苏省三叶斑潜蝇发生调查及分子检测[J]
.植物保护,2010,36(6):108-111.
被引量:11
6
肖婷,陈啸寅,杨鹤同,郭建,杨敬辉,潘以楼.
三叶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1,33(1):8-12.
被引量:14
7
龚伟荣,褚姝频,胡婕,杜予州.
江苏地区三叶斑潜蝇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101-102.
被引量:4
8
王凯歌,益浩,雷仲仁,相君成,廉振民.
两种外来入侵斑潜蝇在海南地区的竞争取代调查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2):4842-4848.
被引量:12
9
王风良,陈华,丁世峰,卞康亚.
美洲斑潜蝇常发成因浅析[J]
.上海蔬菜,2013(6):49-50.
被引量:2
10
龚伟荣,周国义,陆自强,陈丽芳.
江苏省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1):44-4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陈永森.
美洲斑潜叶蝇病原细菌回接试验[J]
.农家之友,2008(24):42-43.
2
陈永森.
美洲斑潜叶蝇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J]
.大众科技,2009,11(4):138-138.
3
冼继东,陈荣,杨全杰,黄哲峰,陈家悦.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3):247-250.
被引量:4
4
陈传翔,江丰,陈嗣茂,赵明,龚伟荣,谢洪芳.
南京地区蔬菜斑潜蝇发生为害调查[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2):66-6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魏明,邓晓军,杜家纬.
豇豆与菜豆挥发物中美洲斑潜蝇引诱成分的分析与鉴定[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907-910.
被引量:17
2
梁广文,詹根祥,曾玲.
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257-260.
被引量:20
3
李秀丽.
设施黄瓜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4(9):49-50.
被引量:1
4
柳浩,董易之,李宁东,郑思聪.
中山市菜田三叶斑潜蝇发生情况及防治药剂比较[J]
.现代农业科技,2024(18):63-64.
5
张曼丽,刘奎,陈剑山,李涛.
溴氰虫酰胺10%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海南豇豆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36(8):58-61.
被引量:3
6
李莉.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3,34(6):55-57.
1
农冠昇.
美洲斑潜蝇介绍[J]
.广西植保,1995(1):34-34.
被引量:1
2
Mitsuhiro SASAKAWA.
香港潜蝇科(双翅目)的分类研究(英文)[J]
.昆虫学报,2006,49(5):835-842.
被引量:4
3
陈小琳,汪兴鉴.
中国潜蝇科一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J]
.Entomotaxonomia,2001,23(4):281-282.
被引量:1
4
陈小琳,汪兴鉴.
中国墨潜蝇属一新种(双翅目,潜蝇科)(英文)[J]
.动物分类学报,2008,33(1):77-79.
5
问锦曾,董景芳.
赫氏瘿潜蝇──中国新记录[J]
.Entomotaxonomia,1995,17(1):77-78.
被引量:2
6
汪兴鉴,陈小琳.
潜蝇科常见有害属的分类鉴定[J]
.植物保护,2000,26(6):14-18.
被引量:2
7
陈小琳,汪兴鉴.
中国热潜蝇属一新种(双翅目,潜蝇科)(英文)[J]
.动物分类学报,2003,28(4):751-753.
8
陈小琳,汪兴鉴.
中国萼潜蝇属研究(双翅目 :潜蝇科)(英文)[J]
.昆虫学报,2003,46(3):359-362.
9
陈小琳,汪兴鉴.
中国萝潜蝇属分类研究(双翅目:潜蝇科)(英文)[J]
.昆虫学报,2003,46(5):640-643.
10
林智慧,黄居昌,陈家骅,张玉珍,彭积满.
南美斑潜蝇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2000,9(2):39-43.
被引量:5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