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法律选择。构建著作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地理标识保护等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模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田圣斌
蓝楠
姜艳丽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北省社科重点课题"荆楚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153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248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59
参考文献
4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玉叶,葛翔.
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2):18-22.
被引量:20
4
齐爱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J]
.电子知识产权,2007(6):19-22.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孔平.立法:给民族民间文化成果保护一席之地[N].法制日报,2003-04-17.
2
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DB/OL].法律信息网.2005-05-21.
3
现有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Z].2004-05-10
4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Z].997-05-20.
5
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Z].2000-05-26.
6
贵州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Z].2002-07-30.
7
[阿根廷]Carlos Corre,文希凯,译..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问题与意见[EB/OL]..http://yyknowhow.com/html/2006/0526/2386.html,,[2007-03-10]..
8
魏明伦.变脸"泄密"很正常[OL].[2007-01-28].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6-06/07/content_719 6167.htm
9
朱雪忠.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31-40.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68
1
宋蓓娜.
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分类保护机制研究[J]
.河北法学,2024,42(3):165-182.
被引量:3
2
张忠堂,李萍.
洪堡特及其语言学成就[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44-45.
被引量:1
3
陈聪.
“乞讨权利”的法理分析[J]
.行政与法,2008(9):98-101.
被引量:3
4
朱桂莲.
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审视[J]
.社科纵横,2008,23(1):81-84.
被引量:3
5
邓妍妍.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5):70-74.
被引量:1
6
朱丹,杨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
.商场现代化,2008(4):274-275.
被引量:5
7
贾学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刑法为中心的考察[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20-23.
被引量:4
8
方金华.
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3-28.
被引量:10
9
宋晓亭.
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种类及法律保障[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5):72-75.
被引量:2
10
张邦铺.
知识产权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77-8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48
1
郝朴宁.
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
.学术探索,2008(3):123-131.
被引量:13
2
孙燕.
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88-93.
被引量:28
3
甘明,刘光梓.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知识产权立法保护——以黔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09(8):13-16.
被引量:6
4
甘明,刘光梓.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可行性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09(10):9-12.
被引量:9
5
柴国珍,孙文学.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
.文化遗产,2010(2):6-11.
被引量:39
6
向云驹.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J]
.文化遗产,2009(3):1-10.
被引量:38
7
孙正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研究[J]
.文化遗产,2009(4):14-18.
被引量:21
8
萧放.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
.文化遗产,2008(1):127-132.
被引量:118
9
宋俊华.
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
.文化遗产,2012(1):1-5.
被引量:134
10
董占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5):68-7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8
1
吴安新,来文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保护应三思而后定[J]
.江汉论坛,2009(4):137-139.
被引量:2
2
王宇红,孙柏璋.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构——知识产权视角下的思考[J]
.理论导刊,2009(11):76-78.
被引量:2
3
李林启.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J]
.特区经济,2010(1):249-251.
被引量:15
4
张纳新.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的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策略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55-58.
被引量:34
5
赵方.
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契合[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2):112-117.
被引量:6
6
郭玉军,唐海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3):48-54.
被引量:17
7
屈华,夏雪飞.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述评[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192-194.
被引量:6
8
康建辉,张勇军,孔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刍议[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5(4):5-8.
被引量:5
9
韩小兵.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J]
.法学杂志,2011,23(1):35-41.
被引量:35
10
张可辉.
论昆曲发展及其知识产权保护[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40-4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59
1
梁婉颖,杨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方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58-65.
被引量:22
2
符雪姣.
文化生境视角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
.体育世界,2019(11):66-67.
被引量:2
3
齐崇文.
文化遗产安全法治体系建构:理念更新与制度优化[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33(2):44-63.
被引量:1
4
吴琛.
西北地区民族乐器调查与保护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2):40-41.
5
余刚,黄咏,钟小斌.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利用研究——以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花鼓舞为例[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0(1):207-218.
被引量:2
6
孙奎利,于利.
艺术+科技:非遗文化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探索——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J]
.创意设计源,2021(1):9-15.
被引量:7
7
高菲,刘家齐.
“新文创”语境下《王者荣耀》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传播[J]
.传媒论坛,2024,7(1):83-86.
被引量:1
8
魏磊.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权利主体辨析[J]
.黑龙江史志,2012(17):79-80.
被引量:2
9
李贤跃,蒋莹.
论中国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66-67.
被引量:1
10
万仁山.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205-205.
被引量:2
1
赵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125-128.
被引量:12
2
刘斯凡.
略论知识产权视角下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体[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6):109-113.
被引量:1
3
李赞捧,武雪萍.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382-382.
被引量:2
4
刘洋.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标识的保护[J]
.知识经济,2011(12):20-21.
5
刘瑾.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究——以浙江省为例[J]
.行政与法,2013(3):59-63.
6
曾荇.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障碍及其解决[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84-87.
被引量:7
7
尹新天.
试论专利保护的对象[J]
.知识产权,1989(S1):31-40.
8
徐琦.
反映科技革命的小说《挑选的权利》[J]
.俄罗斯研究,1984(3):60-62.
9
朱苏力.
中国法理学需要回答具体问题[J]
.文史博览(理论),2010(9):1-1.
被引量:4
10
知识产权及其构成[J]
.时事资料手册,2006(3):38-38.
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