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易·乾》卦新释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乾》、《坤》两卦卦名的本字为"健"、"顺",正揭示了《周易》作为阴阳哲学的本质;"贞"当训为"定","利贞"即利于贞静而不争;"夕惕若"之"惕",和《讼》卦"有孚窒惕"、《小畜》卦"血去惕出"之"惕",都当训为"止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与卦辞意义是一致的。《乾》卦有鲜明的主旨,就是主张刚健而不争,刚健而和谐。
作者
廖名春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6,共10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周易
乾卦
卦爻辞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47
1
廖名春.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J]
.周易研究,1999(1):38-49.
被引量:15
2
俞樾.《群经平议·周易一》. 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群经总义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8册,第5页.
3
刘操南.《周易大象例说》.《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9日.
4
傅举有,陈松长编著.《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版.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5
《马王堆汉墓研究论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图版2-5.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6
韩仲民.《帛书<周易>释疑一例——“天行健”究应如何解释》[J].文物天地,1984,(5).
7
张立文.《帛书周易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8
李镜池.《谈易传大象的体例》.《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9
廖名春.
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J]
.东南学术,2000(1):13-18.
被引量:4
10
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J]
.文物,1984(3):1-8.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廖名春.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J]
.周易研究,1999(1):38-49.
被引量:15
2
张政烺.
帛书《六十四卦》跋[J]
.文物,1984(3):9-14.
被引量:30
3
刘德银.
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J]
.文物,1995(1):37-43.
被引量:84
4
.《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5
汤余惠.《战国铭文选》[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6
范邦瑾.《上海市博物馆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J].文物天地,1984,.
7
朱说载《汉碑征经》,转引自徐芹庭《周易异文考》(台北五洲出版社,1975);阮说见其《周易注疏校勘记》.
8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9
见《文汇报》1999年1月5日1版战国楚简照片.
10
《阜阳汉简简介》[J].文物,1995,.
共引文献
172
1
任运忠.
论夏含夷语境批评视域下的帛书《易经》英译[J]
.周易研究,2023(2):105-112.
被引量:2
2
祝永新,张显成.
秦简《归藏》“苍苍其羽”新证[J]
.周易研究,2019(6):14-20.
3
黄艳玲.
据新出简帛考证典籍词语六例[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2):73-82.
4
李妍斐.
從異文探討“乾”“坤”内涵[J]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2(1):71-79.
5
蔡卓.
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繆和》《昭力》研究綜述[J]
.简帛研究,2019(1):208-216.
6
刘洪涛.
出土文献所见的联绵词“岂弟”[J]
.出土文献,2020(3):91-97.
被引量:1
7
杨学祥.
内圣外王 君臣相济——《文言传》治道思想刍议[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1(1):303-312.
被引量:1
8
朱冠华.
帛书与今本《周易》之乾、坤二卦四题[J]
.周易研究,2005(6):5-16.
9
黄佳楣,刘昆庸.
“可道”与“可名”之辨[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12-115.
10
刘玉平.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5-1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4
1
廖名春.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J]
.周易研究,1999(1):38-49.
被引量:15
2
赵振兴.
《周易》互文考察[J]
.古汉语研究,1999(3):47-50.
被引量:2
3
廖名春.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新解[J]
.古汉语研究,1999(2):29-33.
被引量:2
4
刘志斌.
对《易经》乾卦的再认识[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7-50.
被引量:2
5
李光程.
哲学究竟是什么?——从元哲学的观点看来[J]
.哲学研究,1987(12):24-30.
被引量:11
6
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J]
.文物,1984(3):1-8.
被引量:56
7
于豪亮.
帛书《周易》[J]
.文物,1984(3):15-24.
被引量:60
8
徐中玉.
求学过程中三点粗浅体会[J]
.文史哲,1983(2):45-49.
被引量:4
9
王范之.
《周易》元亨利贞解[J]
.孔子研究,1991(2):111-116.
被引量:2
10
陈久金.
《周易·乾卦》六龙与季节的关系[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6(3):206-21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8
1
徐建芳.
《周易》乾健精神与苏轼[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8):9-14.
2
郭静云.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兼释“(田申)”字[J]
.周易研究,2011(2):17-24.
被引量:1
3
钟祖荣.
《易经》乾卦的过程思想与教师发展阶段理论[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25(3):23-26.
被引量:9
4
翁幸鐾,糜祖煌.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BP1A、CarO及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4):215-220.
被引量:19
5
王毅.
《易·乾》“惕若”辨证[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6):11-13.
6
张洪兴.
从《周易》看中国人的基本观念[J]
.兰州学刊,2013(4):5-9.
被引量:1
7
李娟.
乾卦中的哲学观念对中国美学的影响[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35(5):65-70.
8
袁铭.
乾卦之时间观念[J]
.宜宾学院学报,2015,15(11):65-71.
被引量:2
9
高红斌,何胜保.
《周易》美学对中国古代体育审美思想影响——基于元哲学理论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16(1):179-182.
被引量:6
10
杨生照.
《周易·乾卦》卦名释义[J]
.当代儒学,2016(2):153-165.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张兴华,夏燕.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五阶段分析及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5):53-56.
2
刘正祥,李晓玲,葛迪,史清海,伏建峰,冉继华,许海蓉,王霞,鲁洪男.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新疆分离株中发现C类β-内酰胺酶基因blaADC新的变异型[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4):213-216.
3
王远美,方美玲.
中小学社会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制及应用的思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8-24.
被引量:2
4
任亚方.
中小学教师专业自觉的形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25-27.
被引量:5
5
张敏.
北京市小学英语发展期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英语教师,2012,12(11):27-32.
被引量:1
6
张强,陆炜方,朱晓珏.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转座子与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445-5447.
被引量:1
7
张建明,金跃,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变异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255-257.
被引量:7
8
黄东标,周茂亮,申屠桥民,孔海深.
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的变异型[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5):534-538.
被引量:1
9
王珊珊,江洁曙,颜碧清,殷银杰,方晶晶,厉旭光.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与外毒素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11-3313.
10
任为民,王悦,温世浩.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11):68-70.
被引量:4
1
吕志青.
《周易》乾坤卦之解说[J]
.经营管理者,2010(15):323-323.
2
廖名春.
《周易》卦爻辭的哲學——以《乾》《坤》兩卦為例[J]
.文史,2014(3):79-104.
被引量:5
3
王慰.
从《乾》《坤》两卦论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3):19-20.
4
钱耕森.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J]
.孔子研究,2006(1):20-27.
被引量:11
5
崔卫真,苟莉.
《周易》“群龙无首”管窥[J]
.金田,2013(5):44-44.
6
游唤民.
读《庄子哲学本旨论稿》及《周易老子新证》[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5(3):87-87.
7
郑德,赵丽娜.
《易经》之“章”的显与隐[J]
.华夏文化论坛,2012(1):272-276.
8
廖名春.
“仁”字探原[J]
.中国学术,2001,3(4):123-139.
被引量:11
9
刘保贞.
从今、帛、竹书对比解《易经》"亨"字[J]
.周易研究,2004(6):17-21.
被引量:4
10
马卫东.
《乾》卦爻辞与周文王克商方略[J]
.周易研究,2011(4):17-24.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