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师源性心理障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师源性心理障碍"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
马雪玉
机构地区
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基金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部分成果。批号:06100051
关键词
师源性心理障碍
教师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刘正荣,陈家麟.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心理健康[J]
.教育科学论坛,2005(8):44-46.
被引量:11
2
韩文澜.
从师源性心理伤害看班级情感建设[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88-88.
被引量:2
3
高亚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研究,2003,24(2):70-74.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向守俊.
教师应警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7(1):37-38.
被引量:4
2
钟二杨.
中小学教师的品质、行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7,20(3):252-254.
被引量:14
3
骆伯巍,高亚兵.
不同时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42-42.
被引量:36
4
申继亮,王凯荣.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19.
被引量:90
5
高亚兵,邱卫东.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94-97.
被引量:4
6
王辉.
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上)[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2):26-31.
被引量:12
7
俞国良,王永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
.教育研究,2002,23(7):70-73.
被引量:129
共引文献
59
1
刘锦秀.
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J]
.现代教育论丛,2004(6):42-45.
2
竺辉.
2003年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22-25.
被引量:10
3
朱晓春,吴大同.
成功智力与生涯目标的实现——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谈起[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36-38.
被引量:3
4
向祖强,邢红.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87-91.
被引量:10
5
张连云.
校园压力与小学生的厌学心理[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0(9):46-48.
被引量:6
6
孙悦亮,王贤生,肖崇好.
高等师范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6):465-467.
7
陈道明.
现代青少年学生退缩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探析[J]
.教育探索,2005(6):106-107.
被引量:2
8
罗小兰.
谈教师心理教育观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05(15):70-72.
被引量:5
9
张东红.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72-173.
被引量:3
10
彭斌.
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6(2):14-15.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翔平,周俊华.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57-60.
被引量:52
2
张显国,严利蓉.
师源性心理障碍生成机制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04(4):35-38.
被引量:2
3
陈远东.
值得重视的师源性心理障碍[J]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69-71.
被引量:7
4
刘正荣,陈家麟.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心理健康[J]
.教育科学论坛,2005(8):44-46.
被引量:11
5
杨碧秀,袁国桢,蒋小娟,程灶火,赵勇,张轩,杨英,苏艳华.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10-311.
被引量:23
6
顾玲玲,李美华.
师源性心理障碍探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3):73-75.
被引量:3
7
张莉,黄胜梅.
关注师源性心理伤害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7(7):25-27.
被引量:5
8
Rice,P.L.着,石林,古丽娜等译.压力与健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3-40.
9
彭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59.
10
Diener,E,,Lucas,R E,Oishi,S.Subject Well-Being[].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
引证文献
4
1
陈蓉蓉.
浅析师源性心理障碍[J]
.校园心理,2012,10(6):414-416.
2
李冬俊.
高中教师职业压力内涵及干预策略[J]
.时代教育,2014(10):157-157.
3
邓小燕.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干预对策[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7):236-236.
4
杨鲁静,徐光兴.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领域的发展和影响[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4-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清华,杨军.
我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学研究综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50-152.
被引量:4
2
汪隽,冉昆玉.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11):85-88.
被引量:7
3
王旭江.
积极心理学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21):200-201.
1
聂璐.
洒下爱的阳光——警惕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产生[J]
.大众心理学,2011(2):11-12.
2
张海荣.
课堂教学中教师缘何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18-19.
被引量:1
3
王小侠.
评价改革与学生心理健康[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3):84-89.
被引量:1
4
李月华.
师源性心理障碍与学生评价改革[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27(4):83-84.
被引量:3
5
管文锦.
做阳光老师[J]
.辽宁教育,2009(12):15-16.
6
李仕卫.
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J]
.文教资料,2013(36):156-157.
7
刘莉.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
.小学德育,2005(2):38-39.
8
陈远东.
值得重视的师源性心理障碍[J]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69-71.
被引量:7
9
高亚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研究,2003,24(2):70-74.
被引量:52
10
唐来林.
浅析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成因及其对策[J]
.贵州教育,2006,0(24):20-21.
被引量:3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