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键期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9-10岁以前既是儿童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心理学家对关键期的研究来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再利用恰当的教育推进关键期的发展,这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智力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杨慧慧
机构地区
浙江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校区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关键词
儿童
关键期教育
心理健康
分类号
G6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邵景进,刘浩强.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05,28(2):412-415.
被引量:16
2
张莉萍.
健康心理的标志之一:幼儿良好情绪的养成[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2):24-26.
被引量:3
3
赵焕明.
幼儿语言关键期的教育[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57-59.
被引量:6
4
龚少英,彭聃龄.
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2004,27(3):711-714.
被引量:27
5
章文捷.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与早期教育[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58-60.
被引量:4
6
翁晖亮.
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J]
.农村新技术,2003(3):45-45.
被引量:3
7
舒仙桃.
帮助幼儿学习情绪控制[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21-21.
被引量:3
8
杜国海.
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状况及其教育对策思考[J]
.学术探索,2000(6):53-55.
被引量:2
9
张丽华.
论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3):56-58.
被引量:3
10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徐芬,包雪华,傅根跃.
意图明确条件下小学儿童对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J]
.应用心理学,1999,5(1):31-36.
被引量:5
2
徐灵芝.
论儿童情绪情感教育[J]
.教育学术月刊,1998(6):34-36.
被引量:1
3
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47-51.
被引量:10
4
曾欣然,陈旭.
中小学生“爱人民”品德素质发展的情境模拟测查[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3):34-40.
被引量:2
5
谭秋桂,郑和钧.
中小学生纪律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8(4):21-27.
被引量:1
6
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5(3):1-6.
被引量:8
7
李怀美.
天津市中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调查研究[J]
.天津师大学报,1986,6(5):19-23.
被引量:7
8
时蓉华,王伟.
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倾向性的研究[J]
.心理学报,1985,17(2):129-136.
被引量:9
9
庞丽娟,叶子,颜洁.
论教师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J]
.学前教育研究,1997(2):34-38.
被引量:14
10
吴文菊,李道佳.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的关系[J]
.幼儿教育,1999,0(11):9-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8
1
崔新玲,梁进龙.
论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3-34.
被引量:2
2
应国海,徐惠娜,王海峰,曹凯艳.
开展唐弢民族精神教育 促进学生品德健康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2):126-129.
3
王巍.
儿童成长及消费行为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4):123-124.
4
祁乐瑛.
从“心理模块性”分析双语者记忆过程中母语的优势效应[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114-117.
被引量:1
5
郝广伟,杨连瑞,赖艳.
国外二语习得关键期研究的进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1-84.
被引量:5
6
李利,莫雷.
双语记忆表征研究的新视角[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6-113.
被引量:7
7
黄怀飞,李荣宝.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始年龄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7-152.
被引量:17
8
郭晶晶,陈宝国.
汉、英句法结构相似性对英语句法加工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9,32(2):320-323.
被引量:8
9
张国艳.
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解释[J]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73-174.
被引量:1
10
关丽丽.
汉语“妈妈语”现象探微[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50-5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
1
姜孟,邓小燕,欧平娅.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五十年之争[J]
.当代外语研究,2010(9):10-16.
被引量:16
2
崔新玲,梁进龙.
论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3-34.
被引量:2
3
汪向东 王希林 骊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223.
4
王海澜.
早期教育领域中的“关键期”学说再认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36(3):10-14.
被引量:3
5
卢安.
二语习得领域内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50-151.
被引量:3
6
王勃然.
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初始年龄的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56-361.
被引量:24
7
康秀珍.
幼儿隔代抚养问题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6):95-97.
被引量:13
8
牛新生.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4(6):80-83.
被引量:33
9
孙莹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J]
.家教世界,2013,0(11X):18-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赵红,丛荣华.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130-131.
被引量:1
2
薛慧敏.
第二文化习得关键期[J]
.读天下,2016,0(9):76-7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夏友奎,蒋小丽,邱柏杨.
团体心理辅导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3):44-49.
1
牛积伟.
高中阶段“优生”的培养方法管窥——以化学教学为例[J]
.内蒙古教育(B),2014,0(11):4-4.
2
马晓辉.
浅谈研究生的廉洁教育——以二十六岁现象为例[J]
.传承,2013(4):84-85.
3
林雪.
儿童关键期的家庭教育[J]
.亚太教育,2015,0(35):261-261.
4
郭海滨.
花高价、上名校的“苦孩子”——由一例不当“家教”贻误孩子引发的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54-55.
5
李佳.
浅谈关键期教育[J]
.神州,2012(14):57-57.
6
李黎波.
儿童关键期的教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5-66.
被引量:2
7
张佩云,吕彩忠.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
.求实,2004(2):82-85.
被引量:9
8
罗辑.
遵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255-256.
9
许美珠.
挖掘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J]
.新课程(小学),2012(2):82-82.
10
赵枫.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初探[J]
.亚太教育,2016,0(28):274-274.
被引量: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