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工作会议纪要
被引量:3
出处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年第3期167-168,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27
1 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汤学良,孟琼,张晓磬.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J]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被引量:1375
2 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90.
3 万健.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57-1758. 被引量: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44:57.
5 O'Donnell LJ,Virjee J,Heaton KW.Detection of pseudodiarrhoea by simpl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testinal transit rate[J].Bmj Clinical Re search,1990,300(6722):439-440.
6 张万岱.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的简介和解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120-124. 被引量:131
7 梁葆朱,梁晓崴,贾志新.《温病条辨》论温病下法之特色[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6):6-8. 被引量:2
8 李丽娜,杨英,舒婷.肿瘤化疗并发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2039-2040. 被引量:11
9 付书婕,农慧亮,王绍龙,龙翊婷,蒋伟哲.增液汤颗粒对便秘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6):658-662. 被引量:3
10 胡丽萍,余曙光,郭烨,施晓兰,李梦,朱林林,雷茹雪,罗玲.铺灸探新[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07-1309.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3
1 高宏,张伟锋,王兴丽.加味增液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后便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7):14-16. 被引量:3
2 白平,张国铎,苏立,郭婷婷,何苗,刘楠,胡陵静.针刺联合改良督灸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22,41(4):353-358. 被引量:7
3 杭文璐,李婉君,邵青,尹楠楠,周贤梅,赵杰.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研究探索补肺活血胶囊对气虚血瘀型尘肺患者的影响[J] .中成药,2023,45(11):3819-38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1 封蔚莹,阮文珍,罗婷,蔡新兰,丁桂芳.六味安消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便秘29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881-883. 被引量:4
2 王秀丽,钟伟湘,张海平,李尚,梁碧彦.增液汤联合开塞露治疗脊髓损伤后长期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3):33-35. 被引量:1
3 沈云博,严博煜,刘枫,兰向宇,张笑雪,刘伟.肺癌癌因性疲乏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6):51-54. 被引量:9
4 徐琼,张恒,秦浩人,李海鹏,王辉.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热点和趋势[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7):813-823. 被引量:4
5 王云鸽.雷火灸与益气健脾方联合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对患者症状评分、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外医疗,2023,42(27):1-4.
6 魏佳豪,卜梦茹,白子叶,刘恩情,周瑾.巳时督灸联合循经推拿对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24,31(4):12-16. 被引量:2
7 李欣羽,张俐佳,刘松江.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网状Meta分析[J] .国际免疫学杂志,2023,46(6):647-655.
8 杨水仙,潘兴芳,赵美丹,赵天易,师宇,闫玉婷,郭义.针灸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2):364-367.
9 欧阳莎,欧阳年丰,余婷,许巍.基于文献计量学观察灸法应用于肿瘤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4,16(13):56-60.
10 孙玉寒,陈佩莉,邵换璋,秦秉玉.补肺活血胶囊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康复进程、Th17/Treg失衡及RORγt、FOXP3表达的调控作用[J] .海南医学,2024,35(15):2161-2166.
1 会议记要[J]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522-1522.
2 第八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暨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委员会换届会议记要[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6):415-415.
3 杨桂彬,徐智民.全国幽门螺杆菌共识和流调工作会议纪要[J]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49-49.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3).
5 中国肿瘤学期刊2006年学术会议记要[J]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6):647-647.
6 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会议记要[J] .北京中医,2004,23(3):170-170.
7 第9届北京中医药学会皮外科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记要[J] .北京中医,2004,23(3):185-185.
8 本刊编辑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第六届编委会工作会议纪要[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4):237-237.
9 本刊编辑部.《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6):423-423.
10 本刊编辑部.《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更名暨编委会工作会议纪要[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1):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