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阐释,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来看,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中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了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理论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的是理论深入人心的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贯彻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基于利益实现的认同性、尊重差异的层次性的原则。进而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主体与接受主体相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视角,在理论建构、领导示范、制度安排、传播方式以及话语方式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7期31-35,共5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