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科教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美国高中化学教材PrenticeHall<Chemistry>中物理知识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PrenticeHall《Chemistry》教材中物理知识与化学知识的三种结合方式:物理知识作为化学知识的基础、物理技术作为化学知识的拓展、物理技术对化学科学的作用,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科视野的拓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
李晔
周青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Primary & Secondary Schooling Abroad
关键词
物理
化学
结合方式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田红,李晔,周青,杨辉祥.
美国Prentice Hall高中化学教材中生物知识与化学学科的整合[J]
.化学教学,2007(12):51-54.
被引量:6
2
周青,杨玲,杨辉祥.
对美国化学教材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以2005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9):87-91.
被引量:14
3
Antony C. Wilbraham, Dennis D. Staley, Michael S. Matta, Edward L. Waterman. Chemistry [M].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US. 2005.
4
喀兴林.量子力学与原子世界.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周青,姚林娜,杨辉祥,刘建青.
批判性思维与学生的自主学习[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6):53-56.
被引量:30
2
胡瑞,李忠云.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1-82.
被引量:58
3
占小红.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与变化着的世界相联系》特色分析及启示[J]
.化学教学,2005(3):28-30.
被引量:4
4
周丽威,赵铁桥.
两种日本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J]
.生物学教学,2005,30(11):32-34.
被引量:1
5
兰英.美国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EB/OL].http://www.bjzx.gov.cn/bjgc/BJGCTEXT/200309/20030944.htm.
6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
Antony C Wilbraham, Dennis D Staley. Michael S Matta, etc. Chemistry [M].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US. 2005.
8
Susan Carey. Science Education as Conceptual Chang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 2000, (2): 13-19.
9
Peter Goodhew. Education moves to a new scale[J] . Nano Today, 2006, (5): 40-43.
10
Antony C Wilbraham , Dennis D Staley, Michael SMatta, etc. Chemistry [M]. NJ : Pearson PrenticeHall , US, 2005.
共引文献
18
1
刘敏丽,张生军,米粲.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40-442.
被引量:2
2
朱雪莲,周青.
美国2005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中的单位教学[J]
.化学教学,2008(5):44-47.
3
王小莉.
化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
.化学教学,2010(4):21-23.
4
张世勇,胡乔生,李增海.
中外两套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10,27(6):99-103.
被引量:3
5
吴良根.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1(10):4-7.
被引量:7
6
席东.
论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策划——以《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再版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2(6):41-42.
7
陈伟.
赏析热机原理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1):159-160.
8
陈伟.
赏析化学平衡与内环境稳态[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2):27-28.
9
王新春,肖继先.
概率统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69-170.
10
肖笛,熊言林.
从PISA视角分析新加坡初中Discover Chemistry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思想[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3):40-4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6
1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7.
被引量:364
2
唐衡发.
对“质能方程”的理解[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34(5):16-17.
被引量:3
3
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9):990-998.
被引量:119
4
曾胜,谢祥林.
化学平衡定向探究式教学设计[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111-112.
被引量:3
5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2006.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71.
6
宋心琦.2007.化学必修2.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1.
7
宋心琦.2007.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6.
8
宋心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
9
张大昌;张维善.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
10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37.
引证文献
9
1
郭建华.
新高考背景下的内地“一带一路”式高中学科教学变革[J]
.湖北招生考试,2019,0(5):33-37.
2
马建播,刘晓海,高云涛.
基于化学学科整合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资源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4):154-155.
3
陈伟.
赏析物体的平衡与化学平衡[J]
.科学教育,2012,18(5):57-58.
被引量:6
4
陈伟.
对尖端放电与电解池电解的对比分新和系统整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5):15-17.
被引量:5
5
陈伟.
电荷守恒定律与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化学教学,2014(7):13-15.
被引量:2
6
陈伟.
整合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内容构建原子知识系统——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中原子知识的对比分析和系统整合[J]
.化学教与学,2014(9):60-62.
被引量:1
7
陈伟,吴晓红.
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10):16-18.
被引量:1
8
张援.
应用数列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案例分析[J]
.化学教学,2017,0(10):81-84.
9
郑行军.
学科融合背景下中学可视化教学研究:概念、现状和意义--基于文献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2):37-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伟.
赏析热机原理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1):159-160.
2
陈伟.
赏析化学平衡与内环境稳态[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2):27-28.
3
陈伟.
电荷守恒定律与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化学教学,2014(7):13-15.
被引量:2
4
陈伟.
整合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内容构建原子知识系统——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中原子知识的对比分析和系统整合[J]
.化学教与学,2014(9):60-62.
被引量:1
5
陈伟,吴晓红.
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10):16-18.
被引量:1
6
陈伟.
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化学教学,2015,0(12):84-89.
被引量:1
7
王艳.
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的中学英语应用性教学研究[J]
.英语教师,2022,22(8):163-164.
8
陈伟.
能量守恒定律与电荷守恒定律的对比分析与系统整合[J]
.湖南中学物理,2016,0(1):9-11.
1
田红,李晔,周青,杨辉祥.
美国Prentice Hall高中化学教材中生物知识与化学学科的整合[J]
.化学教学,2007(12):51-54.
被引量:6
2
胡莉莉.
美国初中数学教材问题解决内容的编写特色——以Prentice Hall 2004年版初一数学教材为例[J]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7(6):10-12.
3
周青,杨玲,杨辉祥.
对美国化学教材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以2005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9):87-91.
被引量:14
4
Dinosour Hall[J]
.小学生时代(大嘴英语),2012(7):31-35.
5
郝昌明.
Mr Hall’s Christmas Party[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08(1):80-81.
6
叶立军,王晓楠,刘春江.
中美高中数学教材“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内容比较研究——以美国Prentice Hall数学课本和人教A版数学课本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11(11):70-72.
被引量:1
7
朱雪莲,周青.
美国2005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中的单位教学[J]
.化学教学,2008(5):44-47.
8
田红,耿思文,周青,田丽芳.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几则应用性案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8):59-60.
被引量:2
9
王玲玲,毕华林.
中学化学教材中计算题编写的思考[J]
.化学教学,2004(1):82-85.
被引量:3
10
张立华.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154-154.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