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崩落法采场松散覆盖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松散岩体特性及流动力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放矿过程中松散覆盖岩层移动规律,揭示了覆岩流动过程中松散体的自然分级现象,为覆盖岩层的形成和级配的构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张志军
明世祥
宋洪勇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采矿技术》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崩落法
覆盖岩石散体
移动规律
级配
分类号
TD861.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2
1
王述红,宁新亭,任凤玉.
崩落采矿法覆盖层合理保有厚度的探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5):459-461.
被引量:18
2
吴爱祥,朱志根,习泳,张旭升.
崩落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J]
.金属矿山,2006,35(5):4-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述红,1997年
2
任凤玉,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及其应用,1994年,10页
3
熊国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988年,201页
4
彭年.松散介质力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5
李昌宁.
考虑崩落矿岩非均匀度的低贫化放矿方式[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31(3):302-305.
被引量:10
6
王述红,任凤玉,魏永军,李文增.
矿岩散体流动参数物理模拟实验[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7):699-702.
被引量:26
7
周志华,马建军,叶洲元,张兴才,柯清华.
黄土覆盖层在放矿中运动规律的实验模型[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55(4):16-1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2
1
池秀文,张海峰.
山东701矿露天转地下开采[J]
.金属矿山,2009,38(S1):141-144.
2
乔国刚,甘德清.
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合理厚度[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27(2):8-13.
被引量:6
3
沈南山,顾晓春,尹升华.
国内外自然崩落采矿法技术现状[J]
.采矿技术,2009,9(4):1-4.
被引量:34
4
王培涛,杨天鸿,柳小波.
边孔角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影响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J]
.金属矿山,2010,39(3):12-16.
被引量:24
5
刘海林,王亨炎.
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物料结构的移动特性及对回采指标的影响[J]
.金属矿山,2010,39(6):38-39.
被引量:5
6
王洪江,尹升华,吴爱祥,沈慧明.
崩落矿岩流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39(5):693-698.
被引量:17
7
刘增辉,高谦,李欣,李俊华.
回填废石层下放矿损贫预测及颗粒流数值分析[J]
.金属矿山,2011,40(2):5-8.
被引量:1
8
田培江,彭府华.
深孔爆破增加覆盖层厚度的研究与应用[J]
.采矿技术,2012,12(2):13-14.
9
李海英,任凤玉,陈晓云,宫国慧.
深部开采陷落范围的预测与控制方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11):1624-1627.
被引量:24
10
曹建立,任凤玉.
诱导冒落法处理时采空区散体垫层的安全厚度[J]
.金属矿山,2013,42(3):45-48.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88
1
邵必林,李荣福.
散体连续流动特殊方程及放矿理论的检验[J]
.金属矿山,2004,33(8):19-21.
被引量:2
2
蔡美峰,乔兰,李长洪,王金安.
深凹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26(5):465-470.
被引量:42
3
徐国元,赵建平,黄仁东,李夕兵.
覆盖岩层下矿岩流动过程数值模拟[J]
.金属矿山,2004,33(12):1-4.
被引量:11
4
乔国刚,甘德清.
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合理厚度[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27(2):8-13.
被引量:6
5
朱志根,吴爱祥,习泳.
自然崩落法覆盖岩层下放矿贫化实验研究[J]
.江西有色金属,2005,19(4):7-9.
被引量:3
6
杨福军,高海川.
露天转井下矿山过渡期技术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
.金属矿山,2006,35(2):18-21.
被引量:4
7
吴爱祥,朱志根,习泳,张旭升.
崩落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J]
.金属矿山,2006,35(5):4-6.
被引量:17
8
王永清,宋卫东,杜翠凤,蔡嗣经.
金属矿山井下泥石流发生机理分析[J]
.金属矿山,2006,35(8):62-67.
被引量:18
9
褚洪涛.
组合式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B10):23-25.
被引量:4
10
魏进兵,邓建辉,谭国焕,李焯芬.
泄滩滑坡碎块石土饱和与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7,28(2):327-33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3
1
周炳任.
铜坑矿采场爆破悬顶的原因与主要预防措施[J]
.采矿技术,2009,9(6):15-16.
被引量:1
2
禹朝群,甘德清,顾乃满.
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研究进展[J]
.现代矿业,2010,26(3):29-31.
被引量:5
3
张国建,徐国权.
崩落法松散覆盖岩层自然分级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J]
.金属矿山,2010,39(5):21-24.
被引量:13
4
刘海林,王亨炎.
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物料结构的移动特性及对回采指标的影响[J]
.金属矿山,2010,39(6):38-39.
被引量:5
5
甘德清,齐宝军,卢宏建,孙建珍,陈超.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研究[J]
.金属矿山,2011,40(11):9-13.
被引量:5
6
甘德清,张亚宾,陈超.
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覆盖层结构优化研究[J]
.金属矿山,2012,41(3):15-18.
被引量:10
7
张毅.
覆岩合理厚度确定方法[J]
.金属矿山,2013,42(12):13-15.
被引量:4
8
程紫华,左文喆,王斌海,汪洋.
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形成的关键问题探讨[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7,46(6):63-66.
被引量:2
9
常贯峰,路增祥,张国建,张治强.
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矿业,2017,33(7):107-109.
10
常贯峰,路增祥,常帅,温彥良.
毛公铁矿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多分段放矿实验[J]
.金属矿山,2017,46(11):48-5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甘德清,齐宝军,卢宏建,孙建珍,陈超.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研究[J]
.金属矿山,2011,40(11):9-13.
被引量:5
2
甘德清,张亚宾,陈超.
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覆盖层结构优化研究[J]
.金属矿山,2012,41(3):15-18.
被引量:10
3
卢宏建,甘德清,陈超.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形成方法[J]
.金属矿山,2014,43(1):25-28.
被引量:13
4
仝庆亮,严荣富.
低贫化放矿的PFC^(2D)数值模拟[J]
.现代矿业,2014,30(3):1-3.
被引量:5
5
甘德清,高锋,张云鹏,陈超.
某露天矿扩帮形成覆盖层方法探究[J]
.矿业工程,2014,12(2):6-9.
被引量:2
6
徐兴华.
桑园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法的选择[J]
.金属矿山,2014,43(9):21-25.
被引量:6
7
张延国,赵有国,王运永.
急倾斜厚矿体露天转地下矿山开采方法的探讨[J]
.现代矿业,2015,31(1):13-16.
被引量:5
8
苗丁,李卫强,李硕伟.
中深孔爆破悬顶处理在金源公司的应用[J]
.采矿技术,2016,16(1):81-82.
被引量:3
9
王铮,高锋.
基于3DMine的露天转地下三维模型构建[J]
.采矿技术,2016,16(3):21-23.
被引量:4
10
程紫华,左文喆,王斌海,汪洋.
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形成的关键问题探讨[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7,46(6):63-66.
被引量:2
1
寇新征.
浅谈船舶如何防抗热带气旋[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6):20-21.
2
袁明华.
浅谈崩落法采场斗距与放矿指标的关系[J]
.云南冶金,1996,25(3):13-14.
被引量:1
3
毛市龙,吕文生.
提高有底柱崩落法采场电耙道稳定性的技术措施[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8,50(1):16-18.
4
张国建,徐国权.
崩落法松散覆盖岩层自然分级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J]
.金属矿山,2010,39(5):21-24.
被引量:13
5
宋斌.
关于在西北太平洋避抗台风的见解[J]
.航海技术,2001(6):7-9.
被引量:1
6
乔伟.
谦比希铜矿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道布置[J]
.中国矿山工程,2013,42(2):1-3.
7
张军艳,刘党权.
耙矿绞车在崩落法采场中的应用[J]
.黄金科学技术,2005,13(1):84-87.
被引量:2
8
张国建,蔡美峰.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应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矿业,2003,12(11):41-43.
被引量:15
9
甘德清,齐宝军,卢宏建,孙建珍,陈超.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研究[J]
.金属矿山,2011,40(11):9-13.
被引量:5
10
刘洪露.
中深孔有底柱分层崩落法采场的出矿管理[J]
.江西冶金,1992,12(3):25-27.
采矿技术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