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善意取得中的善意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善意取得制度是体现民法物权中交易安全价值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新颁布的物权法中已经确立了该项制度的重要地位。然而,对于善意取得制度这一以"善意"为构成要件的制度,各国不同立法和学理在对它的具体认定上,一直存在着分歧,而对"善意"认定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关系到善意第三人物权的实现。本文尝试着从善意取得制度中认定"善意"的若干要素出发,对"善意"的认定提出一些拙见,尤其是初步构建出了以公示公信原则为基准的客观认定标准,以求抛砖引玉,对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善意取得制度有所裨益。
作者 侯巍 王婷婷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法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5-81,共7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07113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王利明,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1997,19(5):5-14. 被引量:157
  • 2巴里·尼古拉斯 黄风译.罗马法概论[M].法律出版社,2000.19,22.
  • 3戴维 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 4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台湾三民书局,1989.
  • 5史尚宽.物权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1978.
  • 6王泽鉴.民法物权[M].台湾三民书局,1996.
  • 7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1(6):97-113. 被引量:152
  • 8郑玉波.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民商法问题研究(一)[M].1991.
  • 9苏力.秋菊打官司.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10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57

  • 1孙宪忠.论不动产物权登记[J].中国法学,1996(5):51-62. 被引量:197
  • 2盖尤斯 黄风译.《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 3优士丁尼 徐国栋译.《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 4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5、50、51页.
  • 5西塞罗著 王焕生译.《论义务》[M].中国政大出版社,1999年版..
  • 6周枬.《罗马法原论》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82页.
  • 7彭梵得 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 8施赖伯(Schreiber) 边码167.《物权法》(第2版)[M].,1996年.173.
  • 9新法学周刊,1957,:875-875.
  • 10联邦最高法院;新法学周刊,1974,:1132-1132.

共引文献469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