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公平视野中的高校科研公平效率观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必须先行。高等教育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应树立和贯彻落实"注重公平、讲究效率、协调均衡"的科研公平效率观,以更好地发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
李新荣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科研计划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高校科研
公平与效率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1
谢焕忠.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2007(3):12-15.
被引量:19
2
巩玉凤.
从公平与效率提法的变化浅析二者关系[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9(4):45-46.
被引量:1
3
王庆功.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J]
.山东社会科学,2007(10):74-78.
被引量:7
4
姜仁华.
公平理论与科研单位分配制度改革[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1):41-43.
被引量:1
5
陈燕.
西方有关公平与效率的一些典型观点[J]
.红旗文稿,2005(14):14-16.
被引量:3
6
杨俊.
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84-8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陈和.
学习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52-53.
被引量:14
2
屈锡华,左齐.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J]
.社会学研究,1997(3):106-117.
被引量:50
3
洪银兴.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观[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27-30.
被引量:23
4
张素芳.
建设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和谐社会[J]
.求是,2005(6):27-29.
被引量:35
5
徐钦智.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定位问题[J]
.东岳论丛,2005,26(4):65-68.
被引量:11
6
刘国光.
把“效率优先”放到该讲的地方去——注重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城市经济,2006(3):14-14.
被引量:4
7
卫兴华.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之我见[J]
.经济学动态,2007(5):21-29.
被引量:11
8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高校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N].中国教育报,2007-02-28.
10
边立新.论效率与公平[N].光明日报,2007-06-26.
共引文献
31
1
陈成春,陈忠孝,金建华,徐象党,任传根,李建策.
“听读说写”教学法在留学生断层影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2):8-12.
2
杨艳,李尚敏.
从十七大报告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J]
.消费导刊,2008,0(11):247-248.
3
杨琳.
浅析教育公平与效率[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3):10-12.
4
曾传国.
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65-70.
被引量:16
5
龙进,王静,陈冬梅.
科研优先:创新视野下新设本科院校发展的理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1):221-223.
被引量:2
6
张文峰.
区域性农业院校科技创新路径选择[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39-140.
被引量:1
7
邢茂迎,程传苗,杨美华,黎爱军,沈锋.
SWOT分析法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2):920-922.
被引量:10
8
杨琳,杨春宝.
论教育公平与效率[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89-92.
被引量:3
9
肖仲华.
效率与公平关系再认识[J]
.江汉论坛,2009(2):42-46.
被引量:3
10
侯文军.
高校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6):62-6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仁蓉.
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及其机制创新探索[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3-157.
被引量:13
2
彭鹃.
建立发展型高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20(2):76-77.
被引量:4
3
纽芳怡,曾满超,李树培(译),董秀华(校).
发达国家高校合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6A):1-9.
被引量:8
4
何立,凌文辁.
企业不同类型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0):139-143.
被引量:43
5
庾光蓉.
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128-131.
被引量:2
6
庾光蓉,徐燕刚.
运用激励理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261-263.
被引量:11
7
徐金发,郗河.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机制——以华立集团为例[J]
.经济管理,2009,35(2):133-138.
被引量:10
8
杜洋.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J]
.科技信息,2009(3):205-206.
被引量:16
9
彭江.
论大学科研的合作与开放[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210-212.
被引量:4
10
池颖.
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0):7-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徐燕刚,庾光蓉.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119-123.
被引量:24
2
石煜磊,董进才,黄玮,丁洪.
高校合并背景下组织价值观、组织认同与员工支持行为的关系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5):59-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焦卫国,刘振男,贺明卫.
土木工程专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
.科教导刊,2023(17):58-60.
2
何宝国.
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2011(8):136-137.
被引量:11
3
王雪梅.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现状与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126-127.
被引量:2
4
李彦超.
提高成人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3(4):15-17.
被引量:1
5
张学敏.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101-104.
被引量:7
6
郭静.
从外语类社科研究看科研评价机制——以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研究为例[J]
.科教文汇,2014(31):131-132.
7
徐良生.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自主创新探索[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2):48-53.
被引量:4
8
张韩飞.
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0):239-240.
被引量:3
9
刘创.
论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24(6):32-37.
被引量:3
10
巩莹莹.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现状与改进方式初探[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3):259-260.
被引量:1
1
王颖.
公平视野下的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改革路径探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26):7-7.
2
林霞.
公平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J]
.前沿,2011(23):155-157.
被引量:3
3
李湘祁.
试论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发展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2010(6):35-35.
4
姜伟.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J]
.水运管理,2008,30(8):37-39.
被引量:1
5
赵宇.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版图[J]
.瞭望,2012(7):32-35.
6
深圳市将推行“人才孔雀计划”提升自主创新[J]
.人事天地,2011(3):6-6.
7
刘艳.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刍议[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5):36-36.
8
鲁旭云.
镇江市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经济发展[J]
.中国就业,2011(6):63-63.
9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我国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J]
.求是,2010(18):24-26.
10
陈春.
西部开发和生态保护[J]
.生物学教学,2003,28(7):54-54.
中国高教研究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