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湿热论治岭南地区肠道病症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且湿润多雨。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谓:“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而岭南地区人们多勤泳浴,喜爱鱼虾螺蟹等阴柔之品,贪食生冷冰冻之物。所以,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和生活习俗使湿热之邪致病在岭南地域尤为常见。现仅就湿热与肠道病症的关系,以及从湿热论治作一浅探。
作者
刘丰
张北平
孔小云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中医院内科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05,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湿热
肠疾病
中医病因和病机
治法
分类号
R259.7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0
1
黎芳,黎志良,林炳亮,谢奇峰.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的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比较(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3):52-54.
被引量:10
2
王善金.
也谈伤科的辨证用药[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4):33-34.
被引量:1
3
司纪广,石传科,张强,蔡炳勤.
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辨证调查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32-1033.
被引量:11
4
武建设,连建伟,顾武军.
调理肝脾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11-2013.
被引量:2
5
吴仲文,李兰娟.
肝硬化并发症与肠道菌群[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34-37.
被引量:10
6
倪若愚,李淑莉,易建华,罗端德.
肝衰竭所致肠道菌群上移及易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29-131.
被引量:40
7
刘铁军.
中医下法治疗肝病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07,27(1):11-12.
被引量:23
8
曹珊,王晶桐,刘玉兰.
胃肠道黏膜屏障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2):198-200.
被引量:11
9
李乃民.实用中西医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92.
10
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霍继荣,凌奇荷.
肝炎肝硬化患者肠壁通透性变化与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0):1438-144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梁家伟.
伤科膏治疗急慢性扭挫伤158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2):22-23.
被引量:1
2
张磊,潘光明.
岭南地区血栓性浅静脉炎辨证论治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38-1339.
被引量:2
3
廉晓晓,郭晓霞.
肠-肝轴学说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4):251-254.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马艺鑫,宁顺宇,吕晓明,陈丝,宋囡,吕美君,杨关林,贾连群.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疏肝健脾法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50-2452.
被引量:16
2
薛彬,奚小冰,李飞跃.
外敷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6):78-80.
被引量:11
3
于海源,张玥,张玉冬,杨康.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0):978-980.
被引量:6
4
宋奎全,王晓冬,孙庆.
血栓性浅静脉炎内治法的最新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161-163.
被引量:7
5
冯贺强,张彩红.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8,31(12):47-49.
被引量:2
6
刘近明,赵国荣,邹俊驹,唐菲,梅明.
肝脾相关、肠-肝轴和酒精性肝病[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1):59-62.
被引量:15
7
陈敬文,刘珍珠,张宁,李梦琳,刘金涛,王维广,黄薰莹,席崇程,翟双庆.
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在肩项部疼痛疾患中的应用案例[J]
.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13-3316.
被引量:2
8
郑翠,郭朋.
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慢性肝炎的治疗[J]
.中医学报,2020,35(1):40-42.
被引量:15
9
马雁鸿,娄必丹.
“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在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20,40(5):670-673.
被引量:16
10
陈振道,王亚瑞,祝斌,苏艺,邓卫平.
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7):47-49.
被引量:4
1
赵瑞红.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J]
.新中医,2005,37(11):83-84.
被引量:13
2
宋含平.
气虚与中风关系浅探[J]
.新中医,2004,36(7):75-76.
被引量:3
3
刘敏,李静,朱章志,戴莲仪,吴仕九.
消渴病湿热证证治探析[J]
.新中医,2005,37(9):3-5.
被引量:10
4
刘丰,潘林平.
气机升降与慢性胃病关系琐谈[J]
.新中医,2010,42(5):128-129.
被引量:2
5
徐鹏刚,任宝娣,王素芝.
《内经》风湿病病因病机探析[J]
.陕西中医,2015,36(8):1076-1077.
被引量:9
6
王身菊,张福产.
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概况[J]
.河北中医,2011,33(6):939-941.
被引量:5
7
李淑梅.
近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新中医,2008,40(9):112-114.
被引量:4
8
李卫真,季绍良.
试谈中医学应如何认识前列腺及其病证[J]
.新中医,2003,35(8):79-79.
被引量:3
9
张旭宾,邓高丕,欧阳惠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特色探析[J]
.新中医,2003,35(8):5-6.
被引量:20
10
刘向前,姚共和.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与方法[J]
.新中医,2004,36(1):5-6.
被引量:10
新中医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