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结构对贫困风险的建构——以农村艾滋病患者的家庭贫困为例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试图在风险视角下审视我国目前农村的贫困现象,将社会结构作为分析的突破点,以艾滋病患者家庭所面临的贫困风险为例,分析了社会结构在诱发、强化直至固化社会风险的过程中对社会贫困风险的建构。
作者
冯晓平
夏玉珍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4期132-135,共4页
Study and Practic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号为:05BSH010)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社会结构
风险
贫困
艾滋病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2
1
景军.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6(5):123-150.
被引量:89
2
孙江平.
艾滋病的社会属性及在中国的映射[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69-47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倪晓峰.
当前女性卖淫罪错行为的自我归因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1):15-21.
被引量:1
2
郑淳福,李伟民,傅冬根.
浙江卖淫女劳教人员调查(节录)[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4(4):37-37.
被引量:2
3
杜本峰.
基于风险社会的社会政策思考[J]
.中州学刊,2004(4):186-188.
被引量:3
4
张北川,吴绍文,李秀芳,朱明泉,杨鲁光.
男性性工作者的STI/HIV高危行为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5):329-331.
被引量:31
5
吴绍文,张北川,李秀芳.
中国男同/双性爱者AIDS高危性行为监测与比较[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5):332-334.
被引量:28
6
李建华.
风险社会中的伦理秩序[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62-67.
被引量:15
7
翁乃群,杜娟,金黎燕,侯红蕊.
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J]
.民族研究,2004(6):40-49.
被引量:18
8
向能强,朱安格,王勇,魏德清,廖建华.
泸州市城区部分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1):30-31.
被引量:2
9
储全胜,张西江,法仆,姜珍霞,吴伟苹,郝毕,修翠珍,吴绍文.
某城市女性性工作者AIDS相关人口学和行为学变化情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1):23-26.
被引量:22
10
吴敏,何纳,钟星,归德兴,陈政.
上海市嘉定区1 112名流动男性民工STD/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204-20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95
1
刘仕刚,张继焦.
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困境和发展新方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40-49.
被引量:5
2
余秀兰.
教育改革的风险及其防范[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3):59-62.
被引量:10
3
王天玉.
少数民族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兼议《就业促进法》的实施[J]
.社科纵横,2008,23(6):74-76.
被引量:5
4
易信.
职业特征、艾滋病知识和性风险意识:来自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2(3):78-86.
5
周航.
“泰坦尼克定律”下的融资风险分析——以X州非法融资风波为例[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6):149-150.
6
汤少开,罗权,张锡宝.
层次分析法评价广州市性病防治工作质量[J]
.中国医院统计,2005,12(2):132-134.
7
刘能.
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中国乡村社区中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5(6):136-164.
被引量:84
8
方亚飞.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属性与遏制策略[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1):73-74.
9
李亚平,王国隆,杨瑞清,苏慧.
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30(4):213-214.
被引量:1
10
张宁.
社会科学研究与艾滋病传播——以中国大陆学界为中心[J]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4):77-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0
1
韩丹,耿柳娜.
生活方式:吸毒成瘾的社会学解释视阈[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77-81.
被引量:4
2
张琚.
关于艾滋病的伦理争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1(6):60-64.
被引量:2
3
任兆昌.
物质、技术、教育与制度结构: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再思考[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S1):40-46.
被引量:1
4
刘容志,翁清雄,黄天蔚.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11):44-50.
被引量:6
5
程瑜,李江虹,Michael Duke,Merrill Singer.
社区外展:广州吸毒者的个案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83-87.
被引量:3
6
王曙光,张胜康.
亚文化群体行为改变实证研究——关于男—男人群艾滋病教育的行为干预[J]
.新疆社会科学,2004(4):59-66.
被引量:7
7
侯远高,木乃热哈,陈国光.
弱势群体如何参与STD/AIDS的防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52-57.
被引量:7
8
王英,龙秋霞.
艾滋病流行影响因素的社会性别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073-1074.
被引量:13
9
叶旭军,施卫星,李鲁.
进城民工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316-320.
被引量:33
10
杨玲,赵国军,陈保平.
男性吸毒者吸毒行为与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37-41.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8
1
沈晖.
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理论视角述评[J]
.南京社会科学,2010(5):52-57.
被引量:1
2
景军,郇建立.
中国艾滋病研究中的民族和性别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28-34.
被引量:8
3
向德平,周晶.
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基于“风险—脆弱性”的分析框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5(6):60-67.
被引量:33
4
严士清.
产业集群特征对区域养老风险的影响研究——以苏北杨树产业集群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5):67-72.
被引量:2
5
邢成举.
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
.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121.
被引量:41
6
邓赞武.
金融危机下的农村社会风险初探[J]
.湘潮(理论版),2010(1):49-50.
被引量:1
7
张宁.
西北乡村地区宗教组织参与公共卫生治理行动的观察--以甘肃省E县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为例[J]
.西部学刊,2018,0(8):47-53.
被引量:1
8
王慧娟.
基于“助阻力”框架分析老漂族的社会融入问题[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5):3821-382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郝媛,郑锐溪.
浅析农村失独家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8):149-151.
2
赵仲杰,郭春江.
社会支持理论视阈下农村失独家庭困境应对策略——基于川渝两地的调研[J]
.理论月刊,2020(1):119-129.
被引量:11
3
陈相云.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多维脆弱性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设计——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2):1-20.
被引量:2
4
张宁,赵利生.
田野调查与相关艾滋病问题研究现状的回顾[J]
.学术探索,2011(1):77-83.
被引量:1
5
景军.
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34-41.
被引量:33
6
陈所巨.
走过长城[J]
.长城,2000(1):119-120.
7
郑杭生,雷茜.
艾滋病流行风险的分配结构和衍化机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1-7.
8
锌在Anoplate找到了新家[J]
.国际表面处理,2000(2):43-45.
9
胡健.
社会文化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90-93.
被引量:7
10
李永祥,彭文斌.
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述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8):1-9.
被引量:18
1
张志康.
边疆民族地区贫困老人救助问题的思考[J]
.老龄问题研究,2005(6):43-49.
2
韦璞.
贫困、贫困风险与社会保障的关联性[J]
.广西社会科学,2015(2):134-141.
被引量:13
3
细碎的不安和小确幸组成生活[J]
.三月风,2016,0(5):62-62.
4
戴廉,罗洁琪.
社区康复光亮[J]
.新世纪周刊,2011(28):52-55.
5
杜云素,钟涨宝.
水库移民的贫困风险认知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湖北江陵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调查[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3):118-120.
被引量:8
6
龙玉其.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发展及其反贫困作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6):61-68.
被引量:8
7
李瑞林.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
.学术探索,2005(6):43-49.
被引量:16
8
朱扬眉,陈科颖.
洗脚妹八年捐助百名贫困学生[J]
.百姓生活,2009(8):29-30.
9
李飞.
水库移民贫困风险规避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8):144-146.
被引量:5
10
王琳.
我国未来老年贫困的风险分析[J]
.云南社会科学,2006(2):77-81.
被引量:2
学习与实践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