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思想黑帮》中的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想黑帮》是一部采用虚无主义观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一点集中通过小说的两位主人公艾迪和哈伯特体现出来。两人都对人生的意义或自我存在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恰恰是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才使他们成为作恶的黑帮。小说在一个系统而理智的顺序结构里保持一种滑稽的欺诈氛围,体现了包括存在﹑死亡﹑伦理以及实利主义在内的虚无主义内容。
作者
董雷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199-199,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实利主义
存在
死亡
道德伦理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赟.
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J]
.人文杂志,2007(1):9-15.
被引量:20
2
袁颐.
当代英美文学的存在主义解读[J]
.沈阳大学学报,2006,18(6):94-96.
被引量:9
3
杨茂明.
试析尼采关于虚无主义及其超越的理论[J]
.江淮论坛,2006(3):121-128.
被引量:2
4
刘时工.
道德虚无主义和柏拉图的对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6):57-62.
被引量:9
5
王恒.
虚无主义:尼采与海德格尔[J]
.南京社会科学,2000(8):8-1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outledg, London and New York, 1998.
2
Peter Singer,ed.A companion to ethics,Blackwell,1994
3
R. C. Cross; A. D. Woozley, Plato's Republic: A Philosophical Canmentary, The Macraillian Press, 1979.
4
Plato,the Republic,trans.by Jowett Benjamin,New York,Airmont,1968;中译本《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5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A]..《路标》[C].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367页.
6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7
.《海德格尔选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76、1271、265、269、229、283、275页.
8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M].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3页.
9
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A]..《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803页.
10
尼采.《偶像的黄昏》[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共引文献
45
1
汤迪.
道德虚无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批判[J]
.社会科学家,2021(2):33-39.
2
贾莉.
西西弗的神话:对《立春》的存在主义解读[J]
.电影文学,2008(15):61-62.
被引量:1
3
缪莉.
试析《善良的乡下人》中的虚无主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23-24.
4
陈连锦.
新写实小说爱情悲剧探析[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6(2):31-34.
5
吕雯.
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评述[J]
.科技信息,2008(36):255-255.
6
孙宏.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意识解读[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18-21.
被引量:1
7
刘丙元.
道德虚无主义的价值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6):40-44.
被引量:2
8
邱洪敏,郭星华.
“反恐”还是“反贫”--与唐克军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09(12):15-18.
被引量:1
9
邸利平,袁祖社.
“相对主义”与“绝对价值”之争——价值相对主义与现代性精神存在根基的缺失[J]
.人文杂志,2010(1):7-12.
被引量:15
10
王建志.
意志的无所不在到销声匿迹——对叔本华意志的否定思想的解读及评析[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8-11.
1
唐俭.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J]
.求是学刊,1997,24(3):73-75.
被引量:1
2
张冰,刘凤侠.
刘易斯“类向化”人物写作风格剖析[J]
.长城,2009(12):104-105.
被引量:1
3
金山谈诗[J]
.诗探索,2011(2):61-61.
4
刘健萍.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导读[J]
.文学教育,2008(9):76-77.
5
谢明.
物欲世界与理想之梦——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代特征[J]
.旅游研究,1999(1):48-51.
被引量:2
6
魏国平.
辛克来·刘易斯笔下的巴比特[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3):133-136.
被引量:2
7
李淑琳.
解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拉德利的象征意义[J]
.文学教育,2013(19):22-24.
被引量:5
8
涂露.
《伙计》中犹太移民“美国梦”的幻灭[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1):61-65.
9
陈研.
论《伙计》中美国实利主义文化的渗透[J]
.社会科学家,2007,22(S1):85-86.
10
王晓英.
试论赫索格悲剧[J]
.国外文学,1992(4):75-83.
科技信息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