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和”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古代先哲的“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先哲的中和思想,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董少萍
罗曼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7-8,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和观
古代哲学
中医药学术
分类号
R2-0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2
1
段振离.
试论祖国医学的中和观[J]
.河南中医,1989(5):5-6.
被引量:1
2
董众鸣.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J]
.体育学刊,1997,4(1):12-13.
被引量:4
3
黄渭铭.
试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4(4):90-94.
被引量:13
4
李畅友.
孔子养生之道在中国养生学上的地位[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4,25(2):66-69.
被引量:6
5
赵家新.
《黄帝内经》比喻的文化内涵[J]
.毕节师专学报,1997,21(3):31-37.
被引量:4
6
臧笑薇,孙广仁.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源流考[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7-1498.
被引量:2
7
陈胜.
论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哲学产生的影响[J]
.教育与职业,2004(18):70-71.
被引量:3
8
刘晓瑞.
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1):94-97.
被引量:11
9
郭华,苏晶.
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的阴阳思想对《内经》阴阳理论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11-13.
被引量:3
10
史向前.
老子气论及其对《内经》医学的影响[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1-3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夏永莉.
试论中医医患两个文本世界的通约性[J]
.国医论坛,2008,23(1):15-16.
2
曹莉.
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J]
.体育文化导刊,2008(5):126-128.
被引量:13
3
方满锦.
近二十年研究《黄帝内经》与先秦诸子学说关系之文献述评[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0-45.
被引量:4
4
岳利峰,范古平,奚胜艳,孟闫燕,李璐.
“和”--中医学的重要特色[J]
.中医杂志,2010,51(6):488-490.
被引量:8
5
王玮,冯清源,杨东方,赵岩松.
论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指导意义[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35-1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吴长稳,于奎龙.
周秦时期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健身启示[J]
.搏击(武术科学),2009,6(5):70-72.
2
耿同满.
论太极拳之圆[J]
.体育文化导刊,2009(6):128-130.
被引量:10
3
吴长稳,于奎龙.
周秦时期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健身启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4):103-106.
被引量:1
4
和中浚,罗再琼.
孔子修身养德与中医养生[J]
.中医药文化,2010,5(4):30-34.
被引量:9
5
解瑞婷,杨少华.
对儒家、道家传统养生思想之简单对比[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3):166-166.
6
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进展述评(二)[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31-1933.
被引量:1
7
马杰,严世芸.
近30年研究历代中医学术争鸣之文献述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923-926.
被引量:4
8
王金龙.
儒家传统养生思想及其对体育价值观的影响[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76-80.
被引量:1
9
李敏,任秋君.
孟子养生思想探微[J]
.兰台世界(下旬),2013(1):106-107.
被引量:2
10
林丽楠,胡剑秋,巫宗智.
文化视野下健身气功修身养性的价值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5):135-138.
被引量:1
1
段振离.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
.中医研究,1990,3(3):9-11.
被引量:2
2
熊玉鑫,梁润英.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中医养生的中和观[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185-186.
被引量:5
3
段晓鹏.
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观[J]
.河南中医,2012,32(9):1163-1164.
被引量:11
4
石和元,王平,裴迅.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61-63.
被引量:1
5
徐楚韵,张光霁,申力.
论中医学的中和观[J]
.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2):921-922.
被引量:2
6
龙宗如.
试谈《伤寒论》中同方异用法的特点[J]
.四川中医,2002,20(5):21-22.
被引量:1
7
常春阳,郑晓青,张武广,舒琦瑾.
浅析《伤寒杂病论》对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指导意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0):735-737.
被引量:2
8
张占玲.
钱乙治咳四法[J]
.江苏中医药,2006,27(4):7-7.
9
贺娟.
“中和观”与《内经》医学理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1):889-892.
被引量:8
10
邰东梅.
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09-910.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