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子》作者补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刘子》一书的作者为谁,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为刘勰说,二为刘昼说。本文通过考察《刘子》的文风、用典、用词,以及书中用事、用语的错误,为其作者系刘昼说提供了诸多内证。
作者
陈应鸾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刘子》
作者
刘昼
用语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G23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1
朱文民.
再论《刘子》的著作者为刘勰[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73-77.
被引量:2
2
曹道衡.
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2):77-80.
被引量:2
3
付亚庶.
《刘子》的思想及史料价值[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6):1-4.
被引量:4
4
陈志平.
《刘子》作者和创作时间新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4):14-18.
被引量:1
5
贾锦福.
首部全方位展示刘勰思想的力作——读朱文民《刘勰传》[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5):141-142.
被引量:1
6
朱清.
《文心雕龙》易学撰著体例探析[J]
.中国哲学史,2008(4):17-24.
被引量:6
7
游志诚.
明刊批校本《刘子》跋析论[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1):13-16.
被引量:2
8
周绍恒.
关于《〈刘子〉作者补考》的一点商榷[J]
.文学遗产,2010(3):24-24.
被引量:1
9
朱文民.
有关刘勰研究的几个问题[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1):36-41.
被引量:1
10
陈志平.
论《刘子》在唐宋时期的流传——兼论其作者问题[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1):47-5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朱文民.
《刘子》作者问题研究史论[J]
.语文学刊,2022,42(6):1-36.
1
周绍恒.
从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看该书的作者——《刘子》为刘昼所撰新证[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7(3):4-19.
被引量:1
2
孙蓉蓉.
关于刘勰“文集”的考辨[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5):25-32.
被引量:1
3
韩湖初.
论《刘子》作者为刘勰——基于作者条件的分析[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5,0(3):71-77.
4
游志诚.
明刊批校本《刘子》跋析论[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1):13-16.
被引量:2
5
李政林.
《刘子》作者为刘勰之说商榷[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3):131-134.
6
朱文民.
再论《刘子》的著作者为刘勰[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73-77.
被引量:2
7
韩湖初.
一部形象生动、忠于史实和精于考辨的刘勰传记——评《刘勰传》[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5):147-150.
8
陈祥谦.
《刘子》作者新证[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60-65.
9
杨明照.
《增订刘子校注》前言[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0-102.
被引量:9
10
李山.
介绍刘勰著《刘子》的集大成校本[J]
.文献,1986(2):276-278.
文学遗产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