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小传统”法文化之“暗合”--以民间法谚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往学者进行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时,基本是从"大传统"法文化角度入手,忽略了"小传统"法文化的比较。法律谚语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大众集体创制产生的,自然感性地体现民间法律观念。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流传下来的法律谚语,可以发现中西方在"小传统"法文化上存在诸多暗合之处。这样可以更加立体地甄别中西法文化的异同,为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
程汉大
刘吉涛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21-128,共8页
Ecupl Journal
关键词
民间法谚
权利意识
权力制约
厌讼心理
分类号
D9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45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12
1
摩罗.
国王的责任与权力[J]
.读书,2007(10):55-61.
被引量:3
2
霍存福.
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144-154.
被引量:25
3
高积顺.
德国磨房主人状告皇帝案透析——兼与中国法律史相比较[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4):477-484.
被引量:3
4
夏勇.
我这十年的权利思考[J]
.读书,2004(12):151-159.
被引量:7
5
徐忠明.
权利与伸冤:传统中国诉讼意识的解释[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201-210.
被引量:13
6
葛荃.
中国传统制衡观念与知识阶层的政治心态[J]
.史学集刊,1992(3):1-6.
被引量:7
7
陈中绳.
英美法律谚语和俗语[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0,13(5):86-94.
被引量:3
8
陈崇武.
论“自由、平等、博爱”[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1(1):92-99.
被引量:3
9
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温端政.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0
(英)戴雪(AlbertVennDicey)著,雷宾南.英宪精义[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王志强.
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17-130.
被引量:82
2
王志强.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J]
.法学研究,1997,19(5):119-135.
被引量:28
3
马岩.
意识形态与苏联解体[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3):2-13.
被引量:354
4
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A]..法治秩序的建构[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
滋贺秀三 滋贺秀三等著 王亚新译 梁治平 王亚新等编.中国法文化的考察[A].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译,梁治平,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
大木雅夫 华夏 战宪斌译.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寺田浩明 梁治平 王亚新等编.权利与冤抑[A].梁治平,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
秦晖.吏治改革:历史与文化的反思[A].赵汀阳主编.论证(第3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博德 莫里斯 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10
滋贺秀三 梁治平 王亚新等编.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A].梁治平,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54
1
詹绪武.
和谐传媒、传播理性与绿色传播生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76-80.
被引量:6
2
陈雪云,严孚良.
小传统法律文化与我国当代法律信仰的树立——兼从《秋菊打官司》看民间的“香火信仰”[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57-59.
被引量:2
3
徐忠明.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回归本土?[J]
.政法论坛,2006,24(1):3-15.
被引量:31
4
王忠春,张分田.
无讼思想与王权主义秩序情结[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5):83-89.
被引量:7
5
徐忠明.
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以《笑林广记》为中心的考察[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5):3-22.
被引量:11
6
徐忠明.
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以谚语为范围的文化史考察[J]
.中国法学,2006(6):66-84.
被引量:44
7
罗以澄,詹绪武.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报道的人文智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5):7-10.
被引量:7
8
张昌辉.
法律与战争片论——由“枪炮作响法无声”谈起[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23(5):25-28.
9
朱勋克,张磊.
论穷人权利的保障及制度安排[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1):2-7.
被引量:3
10
徐忠明.
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J]
.学术研究,2009(1):5-3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54
1
孙笑侠.
作为职业知识体系的法学——迈向规范科学意义上的法学[J]
.现代法学,2007,29(4):62-65.
被引量:12
2
霍存福.
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144-154.
被引量:25
3
梁智刚.
浅析法律论证理论视域中的民事诉讼理论——以阿列克西理论为切入点的分析[J]
.政法学刊,2008,25(1):27-30.
被引量:1
4
常安.
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60.
被引量:5
5
宋明.
人民调解的正当性论证——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5-52.
被引量:13
6
刘志松.
徽州传统民间契约观念及其遗存——以田藏徽州民间契约及对徽州六县的田野调查为基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57-62.
被引量:5
7
何真,唐清利.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国家法与民族习惯交叉渗透的生产性实践[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50-56.
被引量:5
8
王书成.
论比例原则中的利益衡量[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25-31.
被引量:45
9
张强.
浅析我国当前物权习惯调查模式——从清末民初两次民商事习惯调查比较角度[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87-92.
被引量:6
10
刘巍.
地方立法与风俗习惯[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79-8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张晓萍.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8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4-33.
被引量:1
2
徐忠明.
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J]
.学术研究,2009(1):5-38.
被引量:10
3
焦宝乾,陈金钊.
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4.
被引量:7
4
张中秋,陈煜.
2008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2(2):152-160.
5
丘耀辉.
论风俗习惯在司法中适用的现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5):84-85.
被引量:1
6
王奇才.
法谚与法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24(4):44-61.
被引量:17
7
丘耀辉.
风俗习惯在司法中适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2):56-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郭栋.
法理概念的义项、构造与功能:基于12010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中国法学,2021(5):182-201.
被引量:17
2
彭巍.
论梁启超与沈家本的“法理”观——兼论以法理为中心主题的法律史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5-23.
被引量:7
3
陈天翔.
法理思维是什么样的——以“洞穴奇案”的想象和分析为导图[J]
.法律方法,2019,25(3):113-131.
4
焦宝乾,陈金钊.
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28.
被引量:5
5
焦宝乾.
对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宏观反思——背景、问题及展望[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6(4):116-125.
被引量:12
6
徐忠明,温荣.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62-174.
被引量:30
7
李亮.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民间法——以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为素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4):52-59.
被引量:8
8
徐忠明.
读律与哀矜:清代中国听审的核心概念[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1):102-110.
被引量:4
9
焦宝乾.
司法中的法律修辞:国内研究述评[J]
.法治研究,2012(1):102-109.
被引量:3
10
管伟.
试论中国传统司法裁判中的修辞意蕴及其演进[J]
.政法论丛,2012(3):36-42.
被引量:3
1
刘吉涛.
中西小传统诉讼观念之比较——以民间法谚为视角[J]
.北方法学,2008,2(4):83-89.
被引量:2
2
李军.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法治之路的思考[J]
.现代法学,1998,20(5):41-46.
被引量:1
3
谢晖.
民间法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0-40.
4
冯霞.
中国人“厌讼”心理的历史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2):129-131.
被引量:3
5
徐友龙,董敬畏.
以政党建设引领社会建设[J]
.党政干部参考,2017,0(6):55-56.
6
杨海坤,朱中一.
“民告官”制度推行难的法律文化原因分析──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周年[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35.
被引量:3
7
李松东.
国人不愿“打官司”的原因分析[J]
.嘉应学院学报,2005,23(1):115-118.
8
闻瑶.
“小传统”与“大传统”之争——以昆曲的发展历程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08(12):244-245.
被引量:1
9
李岩,唐姚.
生命周期仪式的法律在场[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6):45-50.
被引量:1
10
王彬,褚晓琳.
乡土社会秩序形态与调解变迁[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7-12.
被引量:4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