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专业教育评估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专业教育评估为基点,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课程结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作者
罗三桂
张俊平
董黎
童华炜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教务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不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5期37-40,共4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专业教育评估
工程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TB1-4 [一般工业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1
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
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1-7.
被引量:91
2
王学东.
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J]
.高师理科学刊,2004,24(4):69-71.
被引量:9
3
董黎.
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建筑学教育为例[J]
.高教探索,2007(1):96-98.
被引量:15
4
张俊平,禹奇才,周云,冀兆良.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土建类名牌专业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13-11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朱中华.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研究[J]
.高教探索,2004(4):37-39.
被引量:35
2
陈佑清.
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7-131.
被引量:6
3
陈国海.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的走向初探[J]
.高教探索,2005(6):46-48.
被引量:10
4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25.
5
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孙林岩,陈钢.
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IE教育体制改革[J]
.工业工程,1999,2(3):61-64.
被引量:5
7
钟秉林.
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5-17.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19
1
楼利琴,奚柏君,唐立敏.
纺织工程“3+1”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43-45.
被引量:6
2
李维维,唐旭东,吕全忠.
应用型工程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10-112.
被引量:20
3
岳鲁锋,梁水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强继续工程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16-19.
被引量:1
4
杜华.
机电控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82-84.
被引量:19
5
杨东勇,李澎林.
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与经济,2009,22(3):31-34.
被引量:3
6
祁贵国,鲁可乙.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26-29.
被引量:16
7
解念锁.
改革实习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8-119.
被引量:19
8
刘颖.
改革考试方法 适应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2):141-142.
被引量:9
9
李曼丽.
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2):22-25.
被引量:29
10
宗雪萍,徐挺.
新建工程学院培育特色的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2):71-74.
同被引文献
33
1
王维熙,刘昭明,苏东升,李志光.
校外实习基地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2):155-156.
被引量:13
2
夏建中,朱永明,吴李泉.
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3):223-226.
被引量:9
3
董黎.
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建筑学教育为例[J]
.高教探索,2007(1):96-98.
被引量:15
4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 2号)[Z].1998-04-10.
5
佟建新,张冰峰.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信息工程监理与软件测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R].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会,2010-03.
6
徐冰冰.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7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2012.
8
教育部.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614.html.
9
张芹;孙冬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01):53-56.
10
黄烈.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3):65-66.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6
1
李丹.
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网印工业,2024(2):109-112.
被引量:2
2
祁贵国,鲁可乙.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26-29.
被引量:16
3
张冰峰,佟建新,张玉祥.
基于产学合作模式的信息工程监理实践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11(8):73-75.
被引量:2
4
王红兵,赵兰蓉,韩梦,张盈盈.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2(1):142-145.
被引量:7
5
康春祥.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
.才智,2017,0(27):124-124.
被引量:1
6
王少会,杨绍明,章家立,谢小丽.
基于专业评估下的高校实践环节的建设——以华东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6):31-3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李十泉,孟玮.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谈独立学院结构力学教学[J]
.山西建筑,2013,39(12):253-254.
被引量:2
2
陈慕杰,陈宜虎.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15-216.
被引量:5
3
刘镇,周翠英.
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12-15.
被引量:11
4
林雅军,谭武斌.
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9):82-83.
被引量:2
5
田悦,赵中华.
实践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
.时代教育,2014,0(21):26-26.
被引量:3
6
张银会,张春丽,蒲瑜,黄春蕾.
基于工学耦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3):18-22.
被引量:8
7
石丽娜.
高职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策略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3):165-165.
8
邓星,蔡若谷,俞虓.
基于CMM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研究与实践[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22-22.
被引量:1
9
钱晋.
民办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民营科技,2015(12):250-250.
10
于艳春,刘红梅.
高职院校《工程监理》实训教学内容设计[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2-14.
被引量:1
1
葛盈辉,王竹.
研究型大学专业教育评估促进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44-47.
被引量:2
2
鞠银燕,金海霞.
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6):80-80.
3
张炳生,陈志刚.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52-53.
被引量:18
4
2003年通过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名单[J]
.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4-4.
5
庞永师,刘玲,陈德豪.
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8(9):43-45.
被引量:13
6
古天龙,景新幸,郭庆,魏银霞.
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07-110.
被引量:78
7
刘雪梅.
基于专业教育评估的英语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3(5):118-119.
被引量:1
8
姜秀英,俞亚南,陈云敏.
专业教育评估是检验高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的尺子[J]
.中国高教研究,2001(1):28-29.
被引量:1
9
景新幸,郭庆,魏银霞.
深化改革 构建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3-34.
被引量:15
10
刘国繁,曾永卫.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3):26-27.
被引量:10
中国大学教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