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本对外结盟原因的民族观念分析

日本对外结盟原因的民族观念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其国内观念的一种对外延伸和表达。因此,在分析日本长期对外结盟的原因时,日本国内的民族观念是一个有益的视角。集团意识为日本对外投身于集团、进行结盟提供了最广泛的认知背景,而自我约束意识以及现实的相对主义意识使日本尽可能地消除了结盟的心理顾虑和障碍。基于等级社会的"忠"和依赖意识是出于利益交换的对他人、对强者的"忠"和依赖,这导致日本对外结盟强者。日本国内政治运作的联盟政治特点,为决策者选择结盟外交提供了政治借鉴。 In a sense, national foreign policies are the expression and extension of some domestic concepts, therefore Japan's domestic national concept is a useful resource when we analyze the reasons of Japan's long-term foreign alliance. Group consciousness provides the most extensive background of cognition for Japan to take part in groups and alliances. Self-restraint consciousness and realistic relativism consciousness overcome psychological concerns and obstacles when Japan is joining in alliance. The "loyalty" consciousness based on social hierarchy and the dependent consciousness, which mean the "loyalty" and dependence to others and powers for the benefit exchange, lead Japan to ally with the powers. As the character of Japan's domestic political operation, alliance politics provides political reference for policymakers to choose alliance diplomacy.
作者 张景全
出处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9,共9页 Journal of World People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4

  • 1[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主编,刘东国译.《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 2[日]石田雄著,章秀楣译.《日本的政治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 3[美]埃德温·赖肖尔,马里厄斯·詹森著,孟胜德,刘文涛,汪绍麟等译.《当今日本人:变化及其连续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26、131、132页.
  • 4张景全.国际体系与日本对外结盟[J].日本学刊,2005(3):76-89. 被引量:10
  • 5[日]南博著,王维平译.《日本的自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9、20页.
  • 6[日]森岛通夫著,天津编译中心译.《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 7[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7、441、452页.
  • 8[美]罗伯特·贝拉著,王晓山,戴茸译.《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2页.
  • 9[苏]弗·普罗宁可夫 伊·拉达诺夫著 赵永穆译.《日本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3,16,21,31页.
  • 10[日]南博著 王维平译.《日本的自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二级参考文献24

  • 1于铁军.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J].欧洲研究,1999,20(5):14-25. 被引量:45
  • 2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 3梅棹忠夫.《何谓日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 4亚历山大·温特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 5汉斯·J 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第148页.
  • 6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541页.
  • 7内田满 唐亦农译.《早稻田与现代美国政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 8詹姆斯·多尔蒂 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 阎学通 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第111页.
  • 9乔治·凯南.《美国外交》[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69-74页.
  • 10George Modelski, Agraria and lndustria: Two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Klaus Knott and Sidney Verba,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 121 - 2.

共引文献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