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苯系环状化合物芳香性的简单判定方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经典Hückel规则的基础上,阐述推广的Hückel规则及修正的Hückel规则和共轭回路规则,为判断各种环系化合物的芳香性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
施小宁
机构地区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3期68-72,共5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关键词
环状化合物
芳香性
判定方法
苯系
回路
共轭
分类号
O641.6 [理学—物理化学]
O625 [理学—有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封继康.
什么是“芳香性”?芳香性的定义、判据和无机芳香性化合物[J]
.分子科学学报,2005,21(4):1-11.
被引量:18
2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魏荣宝,陈苏战,刘秀明,李洪波.
多环化合物的芳香性[J]
.化学教育,2006,27(9):3-4.
被引量:2
4
李西安,李继忠.
芳香性及芳香性的判据[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2):71-78.
被引量:2
5
袁履冰,郝明.
复杂多环化合物芳香性的简单判定方法[J]
.大学化学,2004,19(4):50-52.
被引量:3
6
班福强,戴柏青.
共轭回路模型与价键结构理论[J]
.化学通报,1998(1):51-54.
被引量:3
7
班福强,戴柏青.
芳香性与共轭回路理论方法[J]
.化学通报,1996(2):20-22.
被引量:9
8
李兆楼.
不同角度与层面上的物质芳香性[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6):10-11.
被引量:2
9
曾凡芝.
芳香性判据的研究进展[J]
.柳州师专学报,2003,18(4):92-9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单立安,黎乐民.
自然键轨道方法研究分子的芳香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6):836-840.
被引量:4
2
袁履冰,郝明.
复杂多环化合物芳香性的简单判定方法[J]
.大学化学,2004,19(4):50-52.
被引量:3
3
柴兰琴.
芳香性研究进展[J]
.化学教育,2005,26(1):11-13.
被引量:2
4
胡昌玉,许禄.
一个用于含C,H,O的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专家系统[J]
.有机化学,1993,13(2):129-135.
被引量:1
5
张彩云.
多环体系的芳香性[J]
.大学化学,1995,10(1):5-23.
被引量:3
6
李西安,李继忠.
芳香性及芳香性的判据[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2):71-78.
被引量:2
7
班福强,戴柏青.
芳香性与共轭回路理论方法[J]
.化学通报,1996(2):20-22.
被引量:9
8
周文富,汪帆.
芳香性的本质—场效应能研究(I)[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4):35-41.
被引量:2
9
周文富,吕少仿.
芳香性的本质——π对称场效应能FE_π的研究(Ⅱ)[J]
.渝州大学学报,1997,14(1):52-59.
被引量:1
10
蒋先明.芳香性的判据[J].化学通报,1981,(7):40-46.
共引文献
32
1
吴有刚.
关于芳香性[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96,18(4):39-42.
2
柴兰琴.
芳香性研究进展[J]
.化学教育,2005,26(1):11-13.
被引量:2
3
李兆楼.
不同角度与层面上的物质芳香性[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6):10-11.
被引量:2
4
吴文胜,吴思展,舒华,郭海福,汪洪武.
六氮苯芳香性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J]
.广州化工,2006,34(4):23-26.
被引量:2
5
魏荣宝,陈苏战,刘秀明,李洪波.
多环化合物的芳香性[J]
.化学教育,2006,27(9):3-4.
被引量:2
6
吴文胜,孟祥军,舒华.
环铝氮烷芳香性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07,28(2):49-53.
7
董文斗,靳瑞发.
非相关性化学位移——新的芳香性的磁学判据[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14-17.
8
魏荣宝.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大学化学,2007,22(4):13-17.
被引量:14
9
孙文秀,张聪杰.
一种新型包含平面四配位碳二硼有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32-36.
被引量:4
10
杜军良,舒远杰,周阳,王苹,殷明,龙新平,朱祖良.
硝基苯胺炸药的芳香性与其撞击感度的关系[J]
.火炸药学报,2008,31(4):6-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
1
袁履冰,郝明.
复杂多环化合物芳香性的简单判定方法[J]
.大学化学,2004,19(4):50-52.
被引量:3
2
黄锦敏.
浅析非苯系芳烃的芳香性[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18(2):104-106.
被引量:1
3
郭生金.
也谈苯的结构与芳香性问题[J]
.晋中学院学报,1995,18(2):45-47.
被引量:1
4
王洪建,王海军.
桥环三元环苯的结构和芳香性研究(英文)[J]
.化学研究,2009,20(3):93-97.
被引量:1
5
李明霞,戴柏青.
无机苯芳香性的理论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17(5):71-75.
被引量:2
6
余东海,荣春英,卢天,DE PROFT Frank,刘述斌.
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的信息论方法研究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2018,34(6):639-649.
被引量:3
7
黄宝磊,孙昊,李欣烨,范雨亭,陶涛.
芳香性概念的最新进展[J]
.大学化学,2021,36(8):28-36.
被引量:4
8
张春芳,刘子扬,赵紫琳,凡绿洁,张攒,商艳丽,霍树营,马刚.
大学生研究性教学实践——以芳香烃核磁共振的理论计算为例[J]
.大学化学,2022,37(12):299-306.
被引量:2
9
单春晖,白若鹏,蓝宇.
过渡金属参与C―H键切断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2019,35(9):940-953.
被引量:7
10
黄一枝,杨胜勇,李象远.
锇杂苯的电子结构及芳香性[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03,16(6):440-44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白雪纯.
苯的结构及芳香性[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3):224-226.
被引量:1
2
王文峰,袁耀锋,林智敏.
芳香烃章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计算与探讨[J]
.大学化学,2020,35(7):171-178.
3
陈梓桐,苏子佩,钱江锋.
芳香碱金属试剂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J]
.大学化学,2024,39(8):149-16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珍珍,石磊,曹凡,赵梦凡,贺雨婷.
特异性吸附苯多孔材料的设计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3,38(1):70-79.
1
吴亚娟.
芳香性的判别[J]
.纺织基础科学学报,1993,6(4):357-361.
被引量:1
2
杨斌.
取代苯甲酸酸性强弱的判定[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7(6):95-97.
3
招丽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挥发物[J]
.化工管理,2015(13):182-182.
4
吴有刚.
关于芳香性[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96,18(4):39-42.
5
胡泉子,秦瑗,席海涛,孙小强.
新型含氮杂环硼-二吡咯亚甲基染料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J]
.合成化学,2011,19(4):480-482.
被引量:1
6
吴渭,王国平.
S36-26 苯系、萘系和其它活泼芳香化合物的直接区域选择性碘化和溴化Firouzabadi H等[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4):243-243.
7
本期推荐——联苯系列化合物[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7):28-29.
8
陈文命.
共轭回路与碳笼结构规则[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S1):26-29.
9
陈建定,林永渭.
聚合物合金:2.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问题及判定方法[J]
.高分子材料,1990(2):13-19.
10
班福强,戴柏青.
芳香性与共轭回路理论方法[J]
.化学通报,1996(2):20-22.
被引量:9
大学化学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