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这里讨论的科技进步指广义科技进步,通常称之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外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总和,既包括狭义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效率的提高,也包括体制改革、结构变动等导致要素效率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广义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
周海春
机构地区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技投资》
2008年第7期30-31,共2页
China Venture Capital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改革开放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投入
技术进步
劳动投入
劳动效率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9
1
李林,王如渊.
四川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91-93.
被引量:6
2
彭勇.
思路决定出路——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谈中心城市带动战略[J]
.当代贵州,2006(23):24-26.
被引量:1
3
薛民.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评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2):36-40.
被引量:9
4
王元地,潘雄峰,刘凤朝.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预测实证研究[J]
.商业研究,2005(5):28-31.
被引量:16
5
董西明,董长瑞,吴书光.
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48-50.
被引量:17
6
李宏志,王圣学.
基于“点-轴”理论的西安大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0):16-21.
被引量:7
7
侯子建.
安徽经济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119-122.
被引量:4
8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98,908,89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100.
引证文献
6
1
孟波,李定猛,张贵平.
贵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18-21.
被引量:5
2
李博.
关于贵阳在省内核心带动作用的思考[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27-31.
3
李逸平.
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体系 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5):46-52.
被引量:6
4
王建勋,杨慧芳.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动力[J]
.邢台学院学报,2015,30(1):5-7.
5
闻宝静,赵永亮.
科技创新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8(5):98-101.
被引量:2
6
桑玉成,邓峰.
论科技体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21(5):13-2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林飞,陈家豪.
福州市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优化途径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6):45-49.
被引量:3
2
李博.
关于贵阳在省内核心带动作用的思考[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27-31.
3
梁永康,郑向敏.
我国星级饭店发展中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研究——基于增长速度方程模型的实证测算[J]
.旅游论坛,2011,4(1):66-71.
被引量:1
4
袭著燕,马春华,李星洲.
山东省产业创新路径的实证检验[J]
.技术经济,2011,30(11):17-22.
被引量:1
5
寻舸.
构建区域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的思考——以湖南为例[J]
.中国科技产业,2013(11):52-54.
被引量:1
6
鲍艳秋.
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J]
.中国科技产业,2013(11):55-57.
被引量:1
7
张帆.
以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平台建设 推动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3):22-26.
被引量:6
8
黄冕.
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1-15.
被引量:1
9
兰虹,蔡石赞.
股权众筹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
.西南金融,2016(8):13-16.
被引量:1
10
刘腾飞.
株洲“两型产业”的现状与优化路径[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20(4):103-106.
1
李平,随洪光.
三种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基于DEA方法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8,31(2):74-83.
被引量:27
2
毛海涛,吕增顺,赵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解与测度——基于中国1987~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8):30-41.
被引量:6
3
周方.
广义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因素分解(续)[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11(12):21-26.
被引量:15
4
沈炳珍,黄漓江.
科技进步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1-5.
被引量:1
5
孙振玉.
狭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方法探索与实践[J]
.农业技术经济,1996(1):37-40.
被引量:5
6
李红松,田益祥.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03,19(8):38-39.
被引量:6
7
我国技术进步的目标与重点[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10):6-6.
8
于素慧.
甘肃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4-36.
被引量:2
9
薛国华,王直民,张土乔.
广义科技进步对建筑业增长贡献的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07-109.
被引量:12
10
郑吉昌,曾锵,姜红,余克艰,姜文杰,夏晴.
浙江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率比较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44-50.
被引量:1
中国科技投资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