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疆环境保护》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Xinjiang
同被引文献22
-
1苏亚,张金海,徐立洲.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工程[J].安徽地质,1997,0(4):91-93. 被引量:1
-
2李述刚,程心俊,王周琼.干旱区绿洲农业持续发展战略[J].干旱区研究,1997,14(2):1-5. 被引量:4
-
3孙树海.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平衡[J].新疆环境保护,1999,21(1).
-
4[3]严力蛟,等.可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比较研究,生态环境研究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
5[5]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
6[6]新疆年鉴编辑委员会.新疆年鉴(2000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
7孙树海.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平衡〔J〕[J].新疆环境保护,1999,21(1).
-
83,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中国生态农业〔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
94,严力蛟,等.可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比较研究〔A〕.生态环境研究与可持续发展〔C〕.中国环科学出版社,1997.
-
10亚库甫江 吐尔逊.新疆生态农业建设展望〔J〕[J].新疆农业科技,1999,3.
引证文献6
-
1亚库甫江.吐尔逊.新疆沙湾县生态农业建设与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4-17.
-
2汪希成,王慧敏.绿洲农业的市场环境分析[J].甘肃农业,2006(1):93-93.
-
3红金.新疆发展绿洲生态农业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与技术,2006,26(6):10-11. 被引量:1
-
4红金.石河子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49-49.
-
5国素琴.新疆环境效益分析评价[J].现代农村科技,2009(7):55-56.
-
6亚库甫江.吐尔逊.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000,22(2):93-9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
-
1亚库甫江.吐尔逊.新疆沙湾县生态农业建设与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4-17.
-
2王维岗,亚库甫江.吐尔逊.全面推进新疆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开发[J].新疆农业科学,2003,40(z2):8-10.
-
3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6(10):292-294. 被引量:4
-
4黄静静,汪希成.耗散结构与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41-42. 被引量:1
-
5阮革榕.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哈密瓜蚜虫和叶螨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J].新疆农垦科技,2015,38(10):32-35. 被引量:4
-
1李风清,张平.绿洲农业综合开发应处理好十个关系[J].计划经济研究,1992(12):76-78.
-
2聂华林.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现代化[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10(3):68-72. 被引量:2
-
3刘振汉.青海农垦农业结构调整初探[J].中国农垦经济,2002(4):34-35.
-
4黄训芳.对新疆绿洲农业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新疆农业科学,2000,37(3):97-99. 被引量:9
-
5王国清,姜德华.新疆的绿洲农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10(3):27-31. 被引量:6
-
6吴磊,林性粹,严以绥,王新坤.浅论新疆绿洲农业现代化[J].新疆农垦经济,2003(4):10-13. 被引量:11
-
7农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6,0(1):41-44.
-
8殷朝华,李坤.绿洲农业价值链分析[J].甘肃农业,2004(9):32-32. 被引量:1
-
9袁国映,张绪芳.从生态学论草业在绿洲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新疆环境保护,1997,19(3):44-44.
-
10杨巴.柴达木升腾小康的希望[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