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阐述了贵州地区通过建立无公害富硒稻米生产基地,培育新型农民,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无公害富硒配套技术,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大米营养价值。
作者
赵学杏
机构地区
池州市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31-32,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资助
关键词
富硒稻米
无公害
技术集成
研究与推广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0
1
周鑫斌,施卫明,杨林章.
富硒与非富硒水稻品种对硒的吸收分配的差异及机理[J]
.土壤,2007,39(5):731-736.
被引量:76
2
蒋彬.
水稻富硒基因型品种遴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S1):152-156.
被引量:25
3
崔乔,尚德静,邹霞.
硒化合物的抗癌作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25(4):247-249.
被引量:12
4
马志军,郭春景,程国利.
硒及富硒腐植酸生物液体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应用效果的研究[J]
.腐植酸,2004(4):23-28.
被引量:5
5
朱建军,刘利华.
富硒增产剂在绿色稻米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50-51.
被引量:6
6
覃广泉,陈平.
硒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磷分布效应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2004,24(5):31-33.
被引量:9
7
谭周,薛海霞.
硒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Ⅰ.硒对水稻种子活力与结实性状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1994(4):27-28.
被引量:20
8
刘小燕,杨治平,黄璜,戴振炎,胡立冬,刘大志,丁朝晖.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8(1):70-74.
被引量:11
9
林匡飞,徐小清,金霞,邵志慧,项雅玲.
硒对水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78-682.
被引量:35
10
李敏,高俊全,李筱薇.
硒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J]
.卫生研究,2005,34(3):375-377.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3
1
夏胜平,徐建强.
无公害富硒稻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171-171.
被引量:4
2
王洁,张瑜,张星,王浩然,黄晓林.
水稻富硒栽培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24-26.
被引量:8
3
李云,林硕,金磊,王学瑛,刘国侠.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6):54-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李亚敏,肖红利.
高温胁迫下萝卜幼苗对硒的生理响应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60-62.
被引量:2
2
朱同贵,尹学斌,周维金.
富有机硒水稻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30-31.
3
张金荣,赵建平.
无公害纯天然富硒大米生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64-65.
被引量:2
4
杨益花,袁卫明,单建明,许乃霞,顾晖,王勋.
叶面硒肥施用量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3):51-54.
被引量:19
5
吴忠良.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14(5):186-187.
被引量:1
6
蒙全.
贵港市富硒水稻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36-40.
被引量:6
7
刘永贤,潘丽萍,黄雁飞,农梦玲,鹿士杨,赵于莹,梁潘霞,熊柳梅,李科冰,兰秀.
外源喷施硒与硅对水稻籽粒镉累积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7):1588-1592.
被引量:30
8
武新娟.
马铃薯富硒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马铃薯,2017,31(6):370-373.
被引量:1
9
乔金玲,张景龙.
中国富硒大米的研究与开发[J]
.北方水稻,2018,48(1):57-59.
被引量:7
10
梁建红.
基于涟源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紫米稻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6):26-27.
被引量:1
1
朱春燕,陈贝尧,邱庆开.
富硒稻米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20-20.
2
夏胜平,徐建强.
无公害富硒稻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171-171.
被引量:4
3
方勇,凌卫东,胡秋辉.
有机富硒稻米生产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583-587.
被引量:6
4
张艳.
大蒜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集成[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9):169-170.
被引量:1
5
范希铨.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12(5):27-30.
被引量:1
6
陈煜,钱优良.
开发富硒稻米 提高种粮效益[J]
.上海农业科技,2005(6):38-38.
7
常玉凤,王留梅,葛娜.
高产富硒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5):16-17.
被引量:2
8
魏胜利.
阜宁县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江苏农机化,2014(3):37-39.
9
蒋世平.
水稻机插与旱育稀植结合——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途径[J]
.农业机械,1995(3):8-9.
10
刘仁泰,孙则华,陈忠云,张长兵,韩建山,王维武,王正贵.
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6):63-64.
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