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相关疾病及其工伤保险
出处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82-285,共4页
Anhu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19
1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 .法律适用,2003(10):8-12. 被引量:28
2 杨乃莲.一些国家工伤保险制度概况[J] .现代职业安全,2003(3):25-29. 被引量:5
3 夏昭林,李朝林,苏志,孙安弟,邱明月,卢伟,张胜年.职业病伤与工伤保险[J] .劳动医学,2000,17(4):242-245. 被引量:9
4 周永波.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新篇章[J] .现代职业安全,2004(6):14-15. 被引量:1
5 邱明月.预防优先——德国工伤保险之灵魂[J] .现代职业安全,2005(5):78-79. 被引量:2
6 葛蔓.德国工伤保险的特点及成功之处(下)[J] .现代职业安全,2002(2):58-60. 被引量:3
7 周进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工伤保险市场回顾[J] .现代职业安全,2004(6):21-23. 被引量:2
8 黄佐鈃,吴凤平.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及保费规模预测[J] .预测,2003,22(2):19-22. 被引量:17
9 洪震,苑平,徐琼.2001—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7-31. 被引量:3
10 王玉玫.关于雇主责任险与工伤保险协调发展的探讨[J] .经济经纬,2006,23(5):146-14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56
1 周慧文.欧洲国家工伤保险费率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改善劳动安全条件的尝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4):3-6. 被引量:18
2 刘辉.推广工伤保险对我国生产事故统计的影响[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61-63. 被引量:3
3 吴启兵.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J] .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2004(11):11-12. 被引量:5
4 宋丽智,胡宏兵.我国农民工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问题,2005(10):43-45. 被引量:58
5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2005(12):20-21. 被引量:7
6 闪淳昌.中国事故预防工作的严峻形势及对策[M].重庆:安全生产论坛,1999,6..
7 葛曼.工伤保险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9.1-13.
8 魏新武 李鸣善.全球社会保险制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9 Zhou Huiwen,Dr.Oliver Schoeffski.Aufbau eines Systems zur Unfall-und Berufskrankheitsverhuettung im Rahmen der Betrieblichen Unfallversicherung Ohinas[J].Die BG,2000,(3):160-166.
10 Schulz,U..Grundfragen Berufsgenossenschaftlichen Gefahrtarifs[M].Hauptverband der gewerblichen Berufsgenossenschaften e.V.(Hrsg),Schrifenreihe des Hauptverbandes der gewerblichen Berufsgenossenschaften,Sankt Augustin,1989.
共引文献86
1 明平,胡文韬.论工伤事故中的请求权竞合——以建筑业为视角[J] .私法,2019,0(2):396-414.
2 刘新荣,杨建国,夏昭林.工伤成本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1,18(5):301-303. 被引量:3
3 孙桂玲.工伤保险制度问题分析[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1):33-34.
4 杨曙光.论工伤确认中因工外出的涵义[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2):53-56. 被引量:2
5 张博,薛伟贤.影响人寿保险业需求的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05,21(5):13-17. 被引量:8
6 许天培.胸部CT诊断尘肺及其合并症40例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2):87-89. 被引量:4
7 杨曙光.浅析工作场所的涵义——以工伤确认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为视角[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3):45-48. 被引量:1
8 刘彬生,李一军.基于小波分析的保险收入预测[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27(B07):152-157. 被引量:1
9 马灿.对用近因原则处理工伤认定的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2):46-50.
10 赖源清.雇主责任险与工伤保险的协调发展[J] .今日科苑,2007(2):45-45. 被引量:1
1 张彤.ICU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J] .天津护理,2012,20(1):59-60. 被引量:6
2 钱均琪,常伟冰,杨秋生,陈阳.江苏省常熟市电镀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相关疾病的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185-2186. 被引量:2
3 张远,赵光红.护理人员职业相关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0,25(5):84-87. 被引量:8
4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南大学湘稚二医院协作医院体检中心[J]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
5 陈纪刚,项翠琴.职业相关疾病在职业医学和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地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2):148-149. 被引量:2
6 《职业与健康》杂志栏目[J] .职业与健康,2016,0(2):285-285.
7 《职业与健康》杂志栏目[J] .职业与健康,2015,0(20):2744-2744.
8 《职业与健康》杂志栏目[J] .职业与健康,2016,0(2):278-278.
9 薛芙蕖.南阳汉冶职工健康问题的调1查[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48-249.
10 夏昭林,李朝林,苏志,孙安弟,邱明月,卢伟,张胜年.职业病伤与工伤保险[J] .劳动医学,2000,17(4):242-245.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