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人权角度论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改善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权并非一个虚拟抽象的概念,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而法治的时代,权利的实现更需要程序与制度上的保障。尽管取保候审表现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之中,但是这一制度的实践说明得不到保障的权利只能是一种虚假的权利。如何真正从无罪推定及权利预设与保障的角度来适度完善取保候审为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推进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
杨松才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8期48-53,59,共7页
Pacific Journal
关键词
人权
许霆案
保释
取保候审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祥金.
英国和美国的保释制度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9-143.
被引量:4
2
周伟.
保释解读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J]
.法学,2004(12):40-51.
被引量:18
3
宋英辉,王贞会.
对取保候审功能传统界定的反思[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4):107-114.
被引量:12
4
晏向华.
保释制度的借鉴意义及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保释制度国际研讨会述要[J]
.人民检察,2003(5):26-2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Gerold D. Robin. Introduction to the Criminal System[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0.
2
Donld J. Newman. Introduction to Criminal Justice[M].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7.
3
David M·Walter. Oxford Law Dictionary[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4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Z]. Oxford: Clarenon Press, 1987.
5
Geoge F. Cole. Major Criminal Instice System[M]. New Jersey: Barens and Noble Books, 1991.
6
Rod Morgan. Remand in Custody: Problems and Prospects[M]. New York: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1984.
7
Arthur A. Leff. 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1988-1998)[Z].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8
NeilCorre. Bail or Custoday: A Contemporary Problem and Punishment[M]. London: Hurst and Blackett Ltd., 1979.
9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EllenHochstedlerSteury),(美)南希·弗兰克(NancyFrank)著,陈卫东,徐美君.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
[美]波斯纳(Richard A·Posner) 著,苏力.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35
1
伍子健.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以法域外相关制度为镜鉴[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1):24-25.
2
胡国建.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取保候审遭遇冷落及其原因分析[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2):96-98.
被引量:2
3
李刚.
反思与重构:从取保候审到保释制度[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4):65-70.
被引量:2
4
王巍巍,王元元.
借鉴保释制度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3):54-58.
5
宋川,邱云霞.
借鉴英国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J]
.检察实践,2005(6):64-65.
被引量:1
6
姜慧菊.
我国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的重构[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6):76-78.
7
周伟,邵尔希.
释放还是羁押——扩大适用取保候审的困难与选择[J]
.现代法学,2007,29(1):154-161.
被引量:13
8
张桂霞.
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108-110.
9
崔雪梅.
借鉴保释制度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J]
.辽宁警专学报,2007,9(6):8-10.
被引量:1
10
张书林.
论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J]
.世纪桥,2008(2):59-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方权.
取保候审审批决定程序实证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14-121.
被引量:8
2
门金玲.
对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的实证研究——以某市基层侦查机关为视角[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2):8-13.
被引量:7
3
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3.
4
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5
宋英辉.
取保候审适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未成年人案件实证研究的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6):98-105.
被引量:13
6
刘中发,戚进松,曾静音.
取保候审制度运行现状调查[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2):106-115.
被引量:14
7
徐天合,施洪金.
对公安机关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2,15(4):28-31.
被引量:5
8
唐启迪.
我国刑事诉讼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6):65-68.
被引量:7
9
洪磊,徐昊.
关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运行现状的思考——以检察监督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12,30(4):197-200.
被引量:4
10
项传军.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视角与防控探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75-17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陈俊敏.
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的现状与出路[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3):88-91.
2
易小飞.
中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2):60-61.
1
徐兆基.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举措[J]
.福州党校学报,1996(3):21-23.
2
张小海.
刑事政策与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抵牾之法理分析[J]
.研究生法学,2006,21(3):133-140.
3
赵贵炉.
全面了解 积极应对——为修改后的刑诉法顺利实施做好准备[J]
.政府法制,2012(36):54-54.
4
郑布英,卢岩修.
完善我国刑事公诉撤诉制度的一些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78-83.
被引量:9
5
陈光中,王洪祥.
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问题的思考[J]
.政法论坛,1991,9(5):4-8.
被引量:3
6
柳远.
论我国对沉默权制度的移植[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49-51.
7
椎桥隆幸,林灿铃.
五、刑事诉讼法[J]
.比较法研究,2002,16(3):128-128.
8
曹建明.
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当前一项重大任务[J]
.人民检察,2012(8):1-1.
9
李迪昕.
刍议刑讯逼供及沉默权制度的架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4):19-19.
10
韩长娜,贾月.
论新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制度的修改和完善[J]
.法制与经济,2014,23(18):19-21.
被引量:1
太平洋学报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