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建立新型的农技推广模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措施,并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发展农业经济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的技术保证作用。
作者
冯艳春
杨微
郑金玉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第4期82-83,共2页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推广
新模式
分类号
S3-33 [农业科学—农艺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0
1
张文菁,马吉坡,谢富欣.
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65-365.
被引量:7
2
信乃诠.
关于当前农业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3-5.
被引量:7
3
宋峥嵘.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建设的对策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36-37.
被引量:26
4
蒋和平,孟俊杰.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5):61-64.
被引量:65
5
张毅.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今日中国论坛,2006(1):55-58.
被引量:9
6
耿东梅,陈梅香,赵秋菊.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述评[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41-43.
被引量:30
7
路立平,刘志全,沈海波,王吉春,周桂林,李才库.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改革创新[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33-35.
被引量:24
8
郝利,蒋和平.
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思路[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83-86.
被引量:11
9
吕剑红,吕建秋.
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70-72.
被引量:27
10
兴连娥.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及措施[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39-40.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胡登权.
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J]
.农产品加工(下),2005(6):54-55.
被引量:4
2
周新庄.
关于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42-43.
被引量:9
3
黄旭,吴跃林,林昌庭,张达当,林敏莉.
壮大新形势下农技推广队伍的对策与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2):103-106.
被引量:11
4
王移收.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10-1312.
被引量:7
5
赵佳荣.
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18-21.
被引量:36
6
朱锦莲.
农业技术推广若干问题探讨[J]
.科研管理,1994,15(2):52-57.
被引量:12
7
龚继红,钟淑宝,孙剑.
以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98-100.
被引量:9
8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
.中国农村经济,2005(2):46-54.
被引量:136
9
袁纪东,廖允成,李海华.
对完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470-472.
被引量:18
10
曹晓婕.
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5(8):70-7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86
1
李文锋.
新疆塔城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9):18-19.
2
杨秀凤,郑现和,肖爱军,徐宪斌.
新形势下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6):89-91.
被引量:6
3
杨明彬,黄建坤.
新时期蚕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J]
.蚕学通讯,2008,28(1):48-49.
4
戴晓仪,徐开金.
略谈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3-7.
被引量:1
5
孙嘉萱.
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农业的作用[J]
.中国商界,2010(6):209-209.
6
涂立超,梅方竹.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30-432.
被引量:5
7
孙朝贵.
制度供给、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J]
.经济师,2006(3):186-187.
被引量:2
8
褚秀彩,贾士义,张亚卿.
略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8):16-17.
9
朱娟,胡加如,王素宏.
创业、创新、创优 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之路[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12-14.
被引量:5
10
邓振义,孙丙寅,袁秀平.
产学研结合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7-1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6
1
窦铁岭,张笑归,王铁征.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1):65-67.
被引量:27
2
李珊珊,张文毓,孙长虹,张楠,薛念涛.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土壤修复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环境工程,2015,33(5):160-165.
被引量:31
3
柳建良,肖春承,赵春香.
广东荔枝生产差异性分析[J]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4,20(10):4-6.
被引量:1
4
林振平.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63-65.
被引量:4
5
初展葵.
地市农科所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研究[J]
.科研管理,1993,14(2):61-64.
被引量:2
6
王移收.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10-1312.
被引量:7
7
柳建良,肖春承,赵春香,宋光泉.
广东荔枝生产特点与产业发展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15-218.
被引量:8
8
赵佳荣.
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18-21.
被引量:36
9
寿惠霞,朱文英,朱丹华,朱申龙.
浙江省春、夏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1):31-37.
被引量:4
10
盖钧镒,崔章林.
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特点和特异种质的发掘与遗传基础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2):1-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8
1
黄洁容,陈栋,刘建峰,李建光.
科技带动 市场导向 服务专业镇产业化生产——广东省农科院为荔枝专业镇开展技术创新服务的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76-78.
被引量:2
2
刘亚军,林宏,顾明,张西彦,王威.
梨树县新型多元合作农技推广模式的探索[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79-81.
被引量:5
3
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欧阳作富.
科技基点:一个“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的最佳范式[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69-71.
被引量:3
4
郑有川.
浙江省水稻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初探——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8812”计划管理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44-46.
被引量:6
5
郭亚梅.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以吉林省农科院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52-53.
被引量:9
6
张明生.
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87-89.
被引量:21
7
曲音.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44-45.
被引量:1
8
夏洪滨,潘正茂.
浅述新农村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4):69-71.
被引量:6
9
李玉忠,胡广远,胡秉安.
农业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与防范策略——以河西走廊地区实际调研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78-81.
被引量:2
10
陈海霞,王新迎,亢志华,刘华周.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6):61-6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
陈芳.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J]
.江西农业,2019,0(22):111-112.
被引量:4
2
路立平,徐世艳,刘志全,李万良.
吉林省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72-73.
被引量:9
3
尹学彬,尹航.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8-30.
被引量:2
4
代洪娟,白一光,庄重,李楠.
加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探讨——以阜花系列花生新品种转化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4):83-85.
被引量:3
5
杨兰根.
探索“1+1”管理模式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1-3.
被引量:2
6
李玉忠,胡广远,胡秉安.
农业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与防范策略——以河西走廊地区实际调研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78-81.
被引量:2
7
郑有川,胡培松,程式华.
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发展形势与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2(1):1-5.
被引量:10
8
赵逢涛,王宗文,辛淑荣,崔太昌.
抓好科研基地建设 支撑科研创新工作持续发展——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临清试验站运行管理工作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37-39.
被引量:7
9
杨义荣,何庆祥.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现代农业生产[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66-67.
被引量:5
10
陈建军,徐舒,赵功强,易静华.
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11(3):87-89.
被引量:3
1
于珍玲,王志欣,孙希荷.
浅谈种子检验对种子质量的监督与保证作用[J]
.种子科技,1998(6):20-21.
2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汉寿县农业局工作走笔[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
3
彭鸿勇.
玉米施肥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0(17):15-17.
4
石俊刚.
略论农业技术推广[J]
.农业与技术,2012,32(5):25-25.
5
尹树红,于海燕.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农技推广模式[J]
.吉林农业,2010(5):41-41.
6
高尔光.
国内外耕种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3):11-13.
被引量:2
7
方莉,余悦虎,冯国斌.
“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的启示[J]
.浙江现代农业,2004(6):32-33.
8
周洁.
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实施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4):52-52.
9
李珂.
新形势下农技推广部门与新型农业经营者结合模式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3(6):12-15.
被引量:2
10
宫书彦.
强化种子管理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J]
.种子世界,1992(7):11-11.
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