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铃薯专用混合肥肥效田间试验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铃薯生长期短但需肥量大,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为了掌握马铃薯在崇明地区生长的最佳肥力水平,充分发挥马铃薯在本地区生产的最大潜力,我们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配制了马铃薯专用混合肥,并在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农科所实验田进行了马铃薯肥料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仇忠启
施兴荣
刘艾芹
杜磊
机构地区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蔬菜》
2008年第4期93-94,共2页
Shanghai Vegetables
关键词
田间试验
马铃薯
混合肥
肥效
现代农业园区
肥力水平
需肥规律
生长期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
1
梅晓阳,秦启宪,铃木美湖.
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
.中国园林,2005,21(2):28-31.
被引量:25
2
蒙美莲,门福义,陈有君等.中国马铃薯栽培生理研究进展[C].陈伊里,届冬玉.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开发[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国芬.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4
王风义,石瑛,卢翠华等.中国马铃薯生产标准化研究进展[C].陈伊里,屈冬玉.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行发[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5
蔡金龙.
建阳市漳墩镇马铃薯低产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3):52-52.
被引量:5
6
周扬家.
低热区马铃薯冬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08,26(4):68-69.
被引量:1
7
仇忠启,施圣高,杜磊,刘艾芹.
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田间试验[J]
.上海蔬菜,2008(5):68-68.
被引量:10
8
李水顺,林丽娅,郑小燕.
马铃薯不同密植规格栽培比较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08(6):85-86.
被引量:3
9
施兴荣,仇忠启,杜磊,赵厚亚,徐晓辉,施承相.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65-6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施兴荣,仇忠启,杜磊,赵厚亚,徐晓辉,施承相.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65-66.
被引量:5
2
仇忠启,施兴荣,孙婷婷,赵厚亚,杜磊,施宇飞.
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6-9.
被引量:8
3
华呢西,陈雅欢,石书兵.
吉木萨尔县马铃薯肥料对比试验报告[J]
.新疆农业科技,2016(1):39-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陈亚伟.
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生物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19-120.
被引量:8
2
仇忠启,施兴荣,孙婷婷,赵厚亚,杜磊,施宇飞.
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6-9.
被引量:8
3
宋丹丽,林翠兰,张承林,曾娥,郑丹琦.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5):46-48.
被引量:19
4
张发治.
马铃薯克新3号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117-117.
5
许庆芬,张荣华,徐宁,杨艳华.
克新18号马铃薯种薯适宜切块大小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8):87-88.
被引量:4
6
黄进明.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15,9(24):55-55.
被引量:8
7
聂绍科,杨胜先,龙国,张绍荣,杨敏.
毕薯5号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57-58.
被引量:5
8
吴静,张爱莲,杨小华.
鲁西南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33-35.
被引量:1
9
陈淑君,薛丽静,王敏军,赵国君,于勇.
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植株抗旱性关系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8):78-78.
被引量:5
10
柳延涛,刘胜利,王鹏,李万云,方海晶.
新食葵6号“3414”肥料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8-9.
1
王丽.
控失肥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10552-10553.
被引量:12
2
余虹丽,李玉玲,楼爱玲,胡红伟.
棉花有机肥肥效的田间试验示范[J]
.农村科技,2008(7):31-31.
3
黄依文.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初报[J]
.广西热带农业,2009(6):14-17.
被引量:3
4
朱恢燕.
柞水县大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J]
.现代农村科技,2013(13):58-59.
被引量:2
5
王新翠.
有机无机缓释配方肥料肥效田间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3):70-70.
被引量:2
6
刘艳荣,常永辉.
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肥效田间试验效果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85-85.
被引量:3
7
王伟伟.
基于“3414”回归最优设计的小麦肥效田间试验结果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1):55-56.
8
曾万平.
盐津县兴隆乡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173-174.
9
高举.
2011年毛集实验区水稻“3414”肥效田间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58-59.
被引量:1
10
邱海军,唐小飞.
复旦1号叶面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7(2):106-107.
被引量:1
上海蔬菜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