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室菌种使用 保存与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出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4期93-95,共3页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3
-
1喻子牛,何绍江,朱火堂.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2汪德福.微生物检测验证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
3汪德福,张丽芳,等.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18-119.
同被引文献113
-
1胡江春,薛德林,马成新,王书锦.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63-1966. 被引量:210
-
2王伟东,崔宗均,牛俊玲,朴哲,刘建斌.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筛选及培养条件对分解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5):7-11. 被引量:35
-
3潘新南.卫生检验的标准菌种管理要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7):858-859. 被引量:19
-
4张全胜.海带种质保存技术[J].中国水产,2005(9):64-65. 被引量:4
-
5张全胜,罗世菊.海带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水产科技情报,2006,33(2):61-63. 被引量:13
-
6郭风法,宁堂原,王守义,王建华,李向东.农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2):88-91. 被引量:23
-
7郑益琼.中学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初探[J].生物学教学,2006,31(6):42-43. 被引量:2
-
8王小芬,王伟东,高丽娟,崔宗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详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1-7. 被引量:48
-
9陈华英.浅谈食品中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4(5):64-64. 被引量:2
-
10陆英,陈运贤,林东军,刘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检测血小板细菌污染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59-4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9
-
1李培培,张冬冬,王慧,王小娟,王小芬,崔宗均.分解秸秆纤维素菌群的发酵及保存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152-156. 被引量:3
-
2张淑霞.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06-2607. 被引量:3
-
3曾玉梅.浅谈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J].当代医学,2012,18(18):29-29. 被引量:5
-
4陈勇.职业技术院校实验室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22-323. 被引量:2
-
5王瑶,邵荣标,刘伟.沙门菌及志贺菌生物学特性回复变异现象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1):2070-2071. 被引量:2
-
6徐忠,邱颖婕,冯佳,王迅,周筱嫣,杨丽,陈琦.采供血机构血液成分细菌检测能力验证试验及其初步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5):460-462. 被引量:10
-
7张颖颖,车萍.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管理心得[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93-94. 被引量:1
-
8李慧娟,杨维华,蒋军林,谢乐.幼年大鼠脾虚腹泻合并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建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2):1371-1373. 被引量:8
-
9周超群,李真,沈月,张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和样本安全管理现状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7):385-387. 被引量:7
-
10王灿.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和使用经验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1):8-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2
-
1陈新,纪云鹏,王泰瑞,周静宇.2016-2017年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细菌检测室间质评回顾性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5):582-583. 被引量:2
-
2李万峰,刘西霞,李豫皖,符清明,吴海军,张雪纯,周梅,戴文辉,高劲松.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改革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50-51. 被引量:2
-
3买尔哈巴.艾合买提,樊振,李越中,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乌斯满.依米提.瘤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报,2013,53(5):470-477. 被引量:20
-
4耿丽平,陆秀君,赵全利,高宁大,刘文菊.草酸青霉菌产酶条件优化及其秸秆腐解能力[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170-179. 被引量:12
-
5冯士勇.1043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4):627-629. 被引量:1
-
6董虹,刘天春,周莉,朱丽莎,艾彪.儿科常见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14,11(6):121-123.
-
7杨杰,胡晓梅,饶贤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6):445-447. 被引量:9
-
8朱立苇,王拥军,孟忠华,吕杭军.CITIC细菌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及细菌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110-1112. 被引量:8
-
9刘辅星,虎志辉,刘倩,黄茜,吴贵明.高职院校口腔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举措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7-8. 被引量:2
-
10唐双阳,李乐,李忠玉,余敏君,刘良专,王可耕.分层次开放实验室,结合案例导入教学,提升独立学院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当代医学,2015,21(22):163-164.
-
1徐凤霓,傅苏林,姚敬业.对合肥市各级卫生防疫站微生物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3):337-338.
-
2廖兴广,张秀丽,章松.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0,16(1):71-72.
-
3常若云,丁进芳,魏莲花,张俭.微机在微生物检验室间质评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5):315-316.
-
4邵明晓.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8):501-501. 被引量:2
-
5李慧.紫外线对微生物检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25-1226. 被引量:7
-
6薇晓.名单管理办法和许可管理制度并行 我国微生物及菌种管理情况介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2,3(7):57-61.
-
7阮吉清.浅谈微生物检验室中菌种保存与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56-256. 被引量:2
-
8王英侠,宁依群.医院感染监控与微生物学检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67-867.
-
9邓达.湖北省化妆品生产企业微检室存在问题刍议[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3):36-36.
-
10沈梅云,姚蔚,张晴.紫外线对微生物检验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检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2,19(3):194-19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