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狭冠网蝽发生条件及营林措施防治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对狭冠网蝽虫情指数与林分海拔、坡向、林龄、密度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虫情指数的因子依次是密度、坡向、海拔、林龄。通过25%、35%两种间伐强度的林分虫情指数减退率与对照的比较试验表明,间伐后第1年差异不显著,第2年差异显著。
作者
曹秀文
刘锦乾
何华
机构地区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狭冠网蝽
发生条件
间伐
防治
分类号
S763.35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711.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
1
曹秀文,苏连生,刘锦乾,朱高红.
狭冠网蝽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2):58-6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丁岩钦.昆虫数学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4
1
刘锦乾,李玉英,张海江,齐跃强.
七星瓢虫成虫对狭冠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11-114.
被引量:12
2
刘锦乾.
狭冠网蝽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7(9):28-29.
被引量:2
3
黄志洋,单秉华.
狭冠网蝽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编制[J]
.甘肃林业科技,2001,26(4):36-38.
被引量:2
4
王晓娜,帅明蓉,李敏.
网蝽科害虫对重庆地区主要园林植物为害程度调查初报[J]
.南方农业,2015,9(31):9-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侯茂林,万方浩.
七星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J]
.昆虫知识,2004,41(4):347-350.
被引量:43
2
郝丹青,郝丹东.
七星瓢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2):18-20.
被引量:16
3
郑乐怡,李晓明.
凤盲蝽属一新种(半翅目:盲蝽科)[J]
.Entomotaxonomia,1996,18(2):101-104.
被引量:3
4
曹秀文,苏连生,刘锦乾,朱高红.
狭冠网蝽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2):58-61.
被引量:5
5
吴兴邦,曹秀文.
应用敌马烟剂防治云杉网蝽的试验[J]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3):45-47.
被引量:2
6
陈杰林.害虫防治经济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90-95.
7
曹秀文,甘肃林业科技,1996年,21卷,2期,58页
8
曾效先 曹秀文.白龙江林区苗圃地下害虫种类及发生条件调查分析[J].甘肃林业,2003,(80):344-348.
9
南开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昆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148-177.
10
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陕西林木病虫图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7.5-126.
引证文献
7
1
刘锦乾,李玉英,张海江,齐跃强.
七星瓢虫成虫对狭冠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11-114.
被引量:12
2
刘锦乾,李霍,石玉林.
甘肃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2006,30(2):46-49.
被引量:15
3
盛殿军,汪有奎,王零,李进军,尹承陇,孙小霞.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调查初报[J]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22-25.
被引量:2
4
刘锦乾.
狭冠网蝽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7(9):28-29.
被引量:2
5
刘锦乾.
白龙江林区狭冠网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35(1):83-86.
被引量:3
6
曹秀文.
狭冠网蝽营林措施防治效果评价[J]
.甘肃林业科技,2000,25(2):36-38.
7
张睿珂,曹秀文,徐红霞.
狭冠网蝽药剂防治试验[J]
.甘肃林业科技,2019,44(2):41-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刘锦乾,李玉英,张海江,齐跃强.
七星瓢虫成虫对狭冠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11-114.
被引量:12
2
刘锦乾,李霍,石玉林.
甘肃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2006,30(2):46-49.
被引量:15
3
慕莉莉,李国清.
捕食性昆虫的标记信息素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1):96-102.
被引量:8
4
刘锦乾.
狭冠网蝽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7(9):28-29.
被引量:2
5
曾荣,隆晓,曾爱平,郑豹,黄思娣,杨浩.
华南冠网蝽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J]
.湖南农业科学,2009(12):77-78.
被引量:4
6
杨惠玲.
七星瓢虫对松大蚜和棉蚜的选择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8):149-150.
被引量:5
7
郭丽洁.
陕西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2011,35(1):54-56.
被引量:4
8
高卓,王皙玮,张李香,孙元,范锦胜,王贵强.
蠋蝽(Arma ch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J]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2(4):72-77.
被引量:11
9
武德功,王森山,胡桂馨,杜军利,贺春贵.
七星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J]
.草原与草坪,2012,32(1):12-17.
被引量:10
10
舒敏,克尤木.维勒木,罗庆怀,刘伟伟,牟刘森,冯丽凯,马宁,王佩玲.
蓝蝽对马铃薯甲虫低龄幼虫的捕食潜能初探[J]
.环境昆虫学报,2012,34(1):38-44.
被引量:3
1
曹秀文,苏连生,刘锦乾,朱高红.
狭冠网蝽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2):58-61.
被引量:5
2
周宁芬.
常见猪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J]
.兽医导刊,2016,0(22):165-165.
3
王鲜梅,左珍环.
雏鸡死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山西农经,2016(7):79-80.
4
何金武.
北京鸭中鸭阶段的饲养管理[J]
.当代畜牧,2011,40(9):3-4.
5
王天礼,祁玉林.
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J]
.农业科技与信息,1999(9):14-15.
6
张中润,梁李宏,梅新,黄伟坚.
腰果新病害白粉病记述[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13(1):27-27.
被引量:3
7
池海波,张荣静.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J]
.现代园艺,2013,36(9):94-95.
被引量:1
8
苏艳环,陈德贤,覃萍.
原种繁育中常见蚕病的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260-262.
9
陈新慧,文继俊.
香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7,24(6):71-71.
被引量:1
10
吴斌,李鹏.
浅谈蔬菜细菌性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3):59-60.
被引量:1
甘肃林业科技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