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净化科研学术环境——浅析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界定与防范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研不端行为正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焦点话题,并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界定科研不端行为、分析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与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措施。
作者
曹亚军
郭伟
机构地区
新疆石河子大学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5期958-960,共3页
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科研不端行为
学术道德
科研评价
防范措施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12
1
Culliton B J. Scientist confrontmisconduct [ J ]. Science, 1988, 241 : 1748 - 1749.
2
中科院公布科学不端行为六条标准[J]
.铸造技术,2007,28(7):884-884.
被引量:1
3
胡良平.
“学术造假”给科学界敲响了警钟[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07-509.
被引量:12
4
曲梅.
从学术造假看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现象[J]
.医学与哲学(A),2007,28(7).
被引量:4
5
彭云,沙莎.
高校学术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5):270-271.
被引量:1
6
周春燕.
高校学术腐败的制度防范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28-131.
被引量:5
7
姚凯.
六西格玛管理在高科技企业降低员工离职意愿中的应用——以BM公司为例[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88-93.
被引量:27
8
杨金志,王蔚,刘丹.
透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J]
.瞭望,2007(16):14-15.
被引量:4
9
唐振平,徐刚,雷炳炎.
学术腐败探源及其防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7-59.
被引量:13
10
何晓聪.
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
.高教论坛,2007(1):137-139.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黑格·纳尔班蒂安,安妮·绍斯塔克.
用量化法解决员工流失问题[J]
.哈佛商业评论,2004(07M):110-119.
被引量:2
2
杜治政.
医学创新之大忌:急功近利[J]
.医学与哲学,2005,26(1):2-5.
被引量:13
3
钟梅.
学术道德与科研管理[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2):67-68.
被引量:13
4
应飚,杨潮.
克服短效行为,实行弹性任期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3):41-43.
被引量:4
5
王林.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0):27-29.
被引量:50
6
李建会.
从黄禹锡事件看伦理学对科学的重要性[J]
.医学与哲学(A),2006,27(2):14-18.
被引量:15
7
胡良平.
“学术造假”给科学界敲响了警钟[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07-509.
被引量:12
8
赵家良.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促进眼科学进一步发展[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4):289-291.
被引量:2
9
埃米尼亚·伊瓦拉,李士兴(翻译).
转变职业生涯先做后想[J]
.商业评论,2006(1):78-90.
被引量:2
10
黄莚庭.
传统、浮躁、道德及其它——医域随感[J]
.医学与哲学(B),2006,27(4):77-7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2
1
饶剑苗,潘启亮.
世界各国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政策异同探究——基于文本分析视角[J]
.探求,2022(1):92-103.
被引量:7
2
马争朝.
论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40-43.
被引量:2
3
张伟,袁媛,李武军.
学术腐败的根因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南方论刊,2008(8):30-31.
被引量:1
4
龙江.
科技论文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J]
.体育科技,2006,27(3):92-98.
被引量:13
5
赵卫忠,朱明霞,高觉.
对临床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B),2006,27(7):43-44.
被引量:3
6
胡良平,张天明.
影响我国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质量的要因分析[J]
.科学观察,2006,1(4):9-19.
被引量:18
7
邵晓军,张丽.
高校学术腐败及其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221-222.
8
陈新石.
生物医学论文的发表应遵循道德规范[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3.
被引量:4
9
张启强.
学术生态与学术可持续发展[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110-111.
被引量:23
10
夏庆民.
从干细胞研究丑闻谈科技期刊的尴尬[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82-48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7
1
唐壮,聂培琴.
建立并完善道德自律和法律规制互动的科研诚信体系[J]
.科研管理,2008,29(S1):98-100.
被引量:8
2
张立.
中国科研诚信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社科纵横,2008,23(10):52-53.
被引量:17
3
冯莉苹.
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严防科研道德失范[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85-86.
被引量:1
4
蔡健光.
科技期刊要为科技的现在与未来架桥[J]
.科技与出版,1993(1):24-26.
被引量:2
5
钟梅.
学术道德与科研管理[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2):67-68.
被引量:13
6
石锋,施向东.
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团体和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J]
.社会科学论坛,2005(9):86-88.
被引量:3
7
陈爱娟,张林,弋敏.
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与治理[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5):27-29.
被引量:11
8
邱咏梅.
中美高校学术规范文本的解读与评价——《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规定》的比较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5(6):17-20.
被引量:3
9
俞涛.
论国外科学不端行为刑事治理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6):32-34.
被引量:14
10
曾旸.
科学研究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42-4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7
1
赵新民,张全宁.
浅析学术腐败[J]
.科技信息,2009(7):163-163.
被引量:1
2
刘清海,王晓鹰,孙慧兰,张恩健,徐杰.
AMLC检测医学论文的特点及期刊的应用对策[J]
.编辑学报,2009,21(6):526-529.
被引量:31
3
张效英,南国君.
科研不端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其治理[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135-140.
被引量:8
4
赵宝春.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中社会奖惩道德导引低效问题成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3):107-113.
被引量:6
5
陈秀萍,杨烨,黄慈音,陈刚,付强强,嵇承栋.
科研诚信管理与认知进展[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0(1):8-10.
被引量:7
6
郑可为.
发挥科技期刊作用 为经济新常态服务[J]
.传播与版权,2016(11):71-73.
7
韦志巧,韦杨波.
新形势下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道德规范[J]
.传播与版权,2019,0(10):73-74.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李天娇,潘启亮.
学术生态视域下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120-126.
被引量:5
2
陈欣.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84-185.
被引量:6
3
洪卫中.
学术腐败的原因再探讨[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3):25-29.
被引量:3
4
刘清海.
学术不端医学论文中重复文字的分布[J]
.编辑学报,2010,22(5):447-449.
被引量:12
5
张儒祥,丁茂平.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论文出版中的作为[J]
.编辑学报,2010,22(6):519-520.
被引量:22
6
赵红玉,卢有泉.
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对AMLC系统运用的思考[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109-112.
被引量:14
7
杨柱星,林荣慧,胡榜利,杨光业.
医学论文学术不端的特点及判定[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97-701.
被引量:18
8
陆宜新.
学术期刊不端文献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01-703.
被引量:12
9
王音,田喆.
从编辑部公告看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J]
.编辑学报,2011,23(5):420-421.
被引量:16
10
严焱,吴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学术不端系统”检索文献的情况分析[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5):642-644.
被引量:4
1
阮云志.
国内学术道德相关概念研究述评[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87-190.
被引量:3
2
张银霞.
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不端行为--概念、特点及对策[J]
.比较教育研究,2009,30(8):22-26.
被引量:1
3
张迅瑞,曾贤贵.
刍议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4):71-72.
被引量:1
4
黄金华.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防止学术腐败浅谈[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4):65-66.
被引量:2
5
岳云强.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85.
被引量:1
6
曹国永.
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9-11.
被引量:21
7
张增印,彭建伟.
提高军校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4):5-7.
被引量:5
8
彭小荡,苑素梅.
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探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6):54-55.
被引量:4
9
孟伟.
伦理学: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应对科研不端行为[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10):276-276.
10
韩迎春,陈速.
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2):27-29.
被引量:2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