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西冬种免耕马铃薯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7年3月15日.我国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在研讨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时提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要由目前的533万hm^2发展到1000万hm^2.发展重点要放在南方冬作区。广西作为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地区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气候适宜,冬闲田面积大.土质疏松肥沃。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作者
吕巨智
邝伟生
梁和
梁运波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5,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广西地区
发展前景
免耕
冬种
种植面积
土质疏松
生长发育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庞万福,卞春松,段绍光.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58-362.
被引量:238
2
韦本辉,韦威泰,甘秀芹,唐荣华,覃维治,宁秀呈.
马铃薯新品种冬种品比及栽培密度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05,19(1):30-32.
被引量:6
3
吕巨智,梁运波,刘玉佩,梁和.
广西绿色无公害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8(8):71-72.
被引量:5
4
韦本辉.广西马铃薯种植技术.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韦威泰,韦本辉,唐荣华,甘秀芹,宁秀呈,覃维治.
广西高海拔地区春夏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96-198.
被引量:5
2
蒋骏,王立祥.
宁夏南部不同降水年型主要粮食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8(4):54-61.
被引量:9
3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宋伯符.充满朝阳的中国马铃薯产业[A]..见:马铃薯产业与高新技术[C].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185-188.
6
屈冬玉 金黎平 谢开云 卞春松.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趋势,马铃薯产业与西部开发[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1-8.
7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农业出版社,2001..
8
姜文来,贾大林.
农业水资源增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2):37-40.
被引量:4
9
朱希刚.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
.农业经济问题,2002,23(5):12-13.
被引量:146
10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保障粮食安全>课题组.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J]
.中国粮食经济,2003(4):4-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45
1
许世豪,赵春波,皇甫丽云,范欣桐,陈姗姗,韩忠才,韩玉珠.
不同钾源对马铃薯钾营养积累、转运及产量因子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3(6):202-208.
被引量:2
2
李瑜,范莹莹,李家寅,张笑笑.
马铃薯泥面条水分形态迁移特性研究[J]
.粮食加工,2020,0(1):13-16.
3
张烁,罗其友,马力阳.
我国马铃薯区域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2):151-160.
被引量:18
4
陈巧玲,程群,高剑华,徐怡,叶兴枝,陈火云.
气雾栽培在脱毒马铃薯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58-60.
被引量:2
5
朱佳莉,丁艳,徐宏章,辛翠花,蔡禄,肖欢欢,何炎红,李娜,郭江波.
接种晚疫病病原菌对马铃薯水杨酸、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238-4240.
被引量:2
6
何庆才,朱继信,范士杰.
马铃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30-33.
被引量:1
7
王岫芳.
马铃薯抗晚疫病和病毒病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马铃薯,2006,20(2):111-114.
被引量:2
8
伍壮生,刘明月.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06,20(5):265-269.
被引量:5
9
赵文魁,王惠群,田梅,童建华,梁艳萍.
MS培养基不同碳源和矮壮素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苗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8):1147-1150.
被引量:9
10
徐建飞,王加加,李颖,金黎平,JACOBSEN Evert,黄三文,屈冬玉.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定位马铃薯抗晚疫病主效基因R10[J]
.科技导报,2007,25(17):30-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詹少华,林毅,吕凯.
天然彩色棉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硝酸还原酶的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7-18.
被引量:19
2
方有松.
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的思考[J]
.农家之友,2005(5):32-33.
被引量:2
3
刘铭,吴健,谢晓亮,焦永刚,田伟,温春秀.
不同物候期芍药根淀粉酶活性的变化[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2):41-43.
被引量:3
4
石纪成,喻永芳,胡寿坤,张正平.
马铃薯免耕摆播稻草全程覆盖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长江蔬菜,2005(11):21-22.
被引量:13
5
杨伟力,刘涛,胡涛,杜海英,孙周平.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6(3):12-14.
被引量:7
6
韦文科.
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喜与忧[J]
.中国果菜,2006,26(5):52-52.
被引量:2
7
门福义.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2..
8
谭仕彦,韦文科.
广西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
.中国马铃薯,2007,21(6):374-376.
被引量:9
9
邝伟生,梁启新,谭小莉,张雪,刘玉佩,蓝立斌,李宏艳,梁和.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8,39(3):299-302.
被引量:9
10
陈明才,刘永贤.
广西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
.广西农学报,2008,23(3):101-10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韦目阔,刘玉佩,岑东亮,黄雪琳,梁和.
不同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09(1):40-42.
被引量:5
2
韦炳佩,宾荣佩.
浅谈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
.南方园艺,2015,26(1):28-2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莫桂林,黄继彪,宋翔.
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J]
.中国种业,2011(S2):29-30.
被引量:3
2
张建梅,李凤英,郑吉祥,蒋德赏.
桂林市葡萄园套种免耕马铃薯技术[J]
.广西农学报,2011,26(5):73-74.
被引量:4
3
韦剑锋,韦冬萍,熊建文,梁和.
马铃薯免耕栽培对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8-11.
被引量:1
4
鄢铮,王正荣,林怀礼,王丹红.
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叶片氮代谢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3,3(2):12-16.
被引量:3
5
侯贤清,李荣.
免耕覆盖对宁南山区土壤物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9):112-119.
被引量:30
6
李明娟,张雅媛,孙健,游向荣,秦钢,卫萍,李志春.
广西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5):146-152.
被引量:10
7
李明娟,张雅媛,游向荣,秦钢,孙健,李志春,卫萍,王颖,覃梅英,谢小强,黄承祖.
广西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2):11-16.
被引量:6
8
张雅媛,卫萍,孙健,游向荣,李明娟,李志春,黄承祖,郑虚.
广西冬作马铃薯品种全粉基本特性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2(12):62-67.
被引量:3
9
高明杰,罗其友,张萌,杨亚东.
2017年中国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销形势分析——基于广东、广西和福建的调研[J]
.农业展望,2017,13(4):37-39.
被引量:4
10
樊吴静,何虎翼,唐洲萍,李丽淑,杨鑫,谭冠宁.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6):207-209.
被引量:10
1
张剑亮,王继华,吕冰,安康,曹干.
麻疯树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S1):91-93.
被引量:1
2
曾倩,成春,骆颖俊,李益仙,武绍启.
浅析休闲农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8-21.
被引量:7
3
罗瑞萍,赵志刚,荀光生.
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体系发展前景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9(7):16-18.
4
罗瑞萍,荀光生,赵志刚.
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体系发展前景及对策[J]
.大豆科技,2009(3):1-2.
被引量:1
5
牛彩萍.
甘谷县城关镇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J]
.甘肃农业,2004(10):56-56.
被引量:1
6
刘景辉,高瑾瑜,赵虎生,张利军.
宝鸡市双低油菜发展前景及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1):76-77.
被引量:2
7
陈应祝,杨斌,李学武.
盘县油菜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J]
.耕作与栽培,2009,29(6):8-10.
8
许海涛,许波,王友华.
河南省大豆产业化发展前景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8(8):11-13.
被引量:1
9
罗瑞萍,荀光生,赵志刚.
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发展前景及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09,50(2):77-78.
被引量:1
10
许海涛,王友华,许波.
河南省大豆产业化发展前景及对策[J]
.种子,2006,25(8):64-66.
被引量:2
中国种业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