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百年诺贝尔奖结果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107年来诺贝尔奖中科学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与生理学奖、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和获奖成果为研究对象,总结并分析了百年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及其成就体现出的六个方面特点,指出充足的资金投入、致力于基础研究、优良的学术传统、创设青年才俊的发展空间、促进跨学科发展、鼓励原始性创新是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顶尖科学家的重要条件。
作者
杨彬
机构地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关键词
诺贝尔奖
一流大学
顶尖科学家
分类号
G64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万钢.
高等学校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更有作为[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4):20-21.
被引量:20
2
吴海江.
诺贝尔奖:原创性与科学积累[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11):28-31.
被引量:19
3
董华,韩永强.
从诺贝尔奖看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5):1-5.
被引量:14
4
员智凯,张艳.
从诺贝尔奖分析现代大学科学研究创新[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57-67.
被引量:12
5
许建领.
冲击诺贝尔奖与呼吸多种文化空气──论课程综合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历史使命[J]
.科技导报,2002,20(1):31-3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凤莲,李卓宝.
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其人才培养特征[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5):95-99.
被引量: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3
宁平治 曾新月 等.杨振宁科技教文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
路甬祥.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则创新的规律[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1,(1).
5
[1]潘永祥.自然科学发展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
6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
世界名大学诺贝尔奖排行榜[EB/OL].http://www.sina.com.cn.
8
Main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cators[R]. Paris:OECD,1991.
9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Z]. 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2.
10
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共引文献
63
1
黄威.
论地方高校科技服务途径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40-41.
被引量:1
2
张卿,李志敏,张志勇.
农业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22-24.
被引量:3
3
李慧敏,宋国磊,胡成功,张杰军.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联合研发热潮中的冷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1):66-67.
被引量:2
4
杨帆.
诺贝尔获奖因素分析及启示[J]
.科教导刊,2014(11):143-144.
5
宋建元,葛朝阳,陈劲.
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形成条件和绩效评价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04,1(3):35-38.
被引量:9
6
李振汕.
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十大趋势[J]
.职业教育研究,2005(2):14-15.
被引量:9
7
宋建元,葛朝阳,陈劲.
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3-7.
被引量:14
8
吕淼华,罗树明,颜丙峰.
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五个理想[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3):90-93.
被引量:5
9
马莉,何幸光,贾柯.
“运动文化群落”概念的衍生及其发展机制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25-128.
10
陈雅兰,郭伟锋.
原始性创新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
.学会,2005(10):48-51.
同被引文献
11
1
孙燕.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历史沿革[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0):32-34.
被引量:5
2
李宏伟.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八) 从诺贝尔奖的人文精神反思我国教育现状[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2):98-99.
被引量:2
3
任小中.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几点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40-43.
被引量:2
4
沈媛媛.
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5):140-142.
被引量:11
5
史东风.
从大学定位看妨碍大学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J]
.河北企业,2008(10):57-57.
被引量:1
6
张酉水.
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研地位[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0):22-27.
被引量:1
7
田正平,张彬.
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点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94-101.
被引量:26
8
王婷,谭宗颖,张家元,申倚敏.
国外重要社会科技奖励提升影响力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6,34(6):105-108.
被引量:12
9
杜占元.
高校科技改革发展40年回顾与展望――纪念“科学的春天”40周年[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4):374-378.
被引量:12
10
员智凯,张艳.
从诺贝尔奖分析现代大学科学研究创新[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57-6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刘冠卉,张荣华.
由诺贝尔奖反思中国大学教育[J]
.科教文汇,2009(12):2-2.
2
万劲波,吴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J]
.科技导报,2019,37(18):123-135.
被引量:1
3
孟宪飞,刘士星.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探讨--基于国际科技奖项视域下的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2021(6):30-3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彦珍,张越萍,欧阳伸明,张峻峰.
浅析奖励机制在科研成果产出中的导向作用——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20,39(2):47-49.
被引量:5
2
王幸君,龙武剑,侯雪瑶.
学科评估中的国际化工作导向释读——变迁与启发[J]
.中国高校科技,2022(7):14-19.
被引量:2
3
吴云.
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J]
.北京教育(高教),2023(1):24-27.
被引量:3
4
孟宪飞,刘士星.
高质量论文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6):16-21.
被引量:6
5
孟宪飞,刘士星,李强,王潇.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我国创设国际科技大奖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2023(10):1-5.
被引量:1
1
社交网站让人更自恋[J]
.英语广场(美丽英文),2012(2):64-65.
2
科学家和诗人[J]
.动漫界.兴趣数学(小学中高年级),2009(7):22-22.
3
郭燕芬.
诺贝尔奖与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的启示——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交通职业教育,2005(1):36-37.
4
闻实.
多读些好书是件好事[J]
.成功之路,2010(1):46-47.
5
王然,刘永,侯筱宇.
诺贝尔奖史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85-987.
被引量:8
6
杨彬.
从百年诺贝尔奖结果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J]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1):72-73.
被引量:1
7
姜启时.
有关物理学奖知识的分析[J]
.高中生(高考),2008(8):4-5.
8
叶常仙.
核磁共振与2003年诺贝尔奖[J]
.物理教学,2004,26(6):37-38.
9
陈世华.
2006年最新STSE原创题诠释[J]
.高考(理化生),2007(Z1):59-62.
10
王建丰.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0(7):100-101.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