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现代汉语框式结构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目前"格式"所指似乎过于标签化。为此,本文首先提出并定义了"框式结构"这一概念,然后从"框架和空位"、"种类和层级"、"特点和性质"等方面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框式结构"的具体内涵,进而点明了将"框式结构"独立出来单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
李振中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文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6-189,165,共5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语义语法
框式结构
框架和空位
种类和层级
特点和性质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95
参考文献
8
1
邵敬敏.
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4):94-104.
被引量:38
2
邵敬敏,刘焱.
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
.汉语学习,2002(5):1-7.
被引量:33
3
贾冬梅.
“才X就Y”句式浅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5):158-160.
被引量:7
4
邵敬敏.
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J]
.汉语学习,1997(3):3-7.
被引量:42
5
莫彭龄.“格式”研究刍议.常州工学院学报,1986,(2):50-53.
6
王伟丽,邵敬敏.
“一面p,一面q”的语义类型及相关句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59-65.
被引量:21
7
邵敬敏,周有斌.
“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1-7.
被引量:20
8
朱林清等.试论“格式”[C]∥现代汉语格式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10.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邢福义.
关系词“一边”的配对与单用[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4):47-56.
被引量:15
2
邵敬敏.
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J]
.汉语学习,1997(3):3-7.
被引量:42
3
史锡尧.
副词“才”与“都”、“就”语义的对立和配合[J]
.世界汉语教学,1991,5(1):18-22.
被引量:16
4
邵敬敏.
语义对“比”字句中助动词位置的制约[J]
.汉语学习,1992(3):13-16.
被引量:9
5
吴继光.
动词性“比”字句的分化及其他[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32-36.
被引量:4
6
任海波.
现代汉语“比”字句结论项的类型[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91-103.
被引量:30
7
殷志平.
“比”字句浅论[J]
.汉语学习,1987(4):3-5.
被引量:16
8
张拱贵.
关于复句的几点分析~*(上)[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1):4-16.
被引量:5
9
陈小荷.
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
.世界汉语教学,1994,8(4):18-24.
被引量:240
10
沈家煊.
英汉对比语法三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8-13.
被引量:94
共引文献
152
1
陈建伟.
法汉复合句句式及其连接词翻译对比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5):118-120.
2
孙凯丽,邓沌华,李源,李妙,李洋.
基于句内注意力机制多路CNN的汉语复句关系识别方法[J]
.中文信息学报,2020(6):9-17.
被引量:11
3
岳中奇.
“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J]
.语文研究,2000(3):19-27.
被引量:17
4
易正中.
副词“才”的基本义与义项划分[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67-70.
被引量:4
5
卫斓,朱俐.
试谈“才、就、V到”的语用条件及教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3):61-65.
被引量:2
6
易正中,侯颖.
副词“才”的认知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3(2):30-35.
7
程书秋.
“比”字句替换规律补议[J]
.北方论丛,2004(4):68-70.
被引量:6
8
周有斌.
可转换成“宁可B,也不A”的“与其A,不如B”的类型及其他[J]
.语言研究,2004,24(4):18-20.
被引量:10
9
王弘宇.
“一面p一面q”与相近格式的意义纠缠[J]
.汉语学习,2002(6):30-33.
被引量:1
10
柳英绿.
韩汉语比较句对比[J]
.汉语学习,2002(6):45-5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84
1
周静,钟莹.
“不是A,就是B”的语义类型与语用辖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24-129.
被引量:3
2
郭攀.
“时点性参照点+双向复合性方位词”的综合考察[J]
.汉语学习,2001(5):23-31.
被引量:12
3
金柬生.
“大约”与概数[J]
.咬文嚼字,2000(4):6-6.
被引量:2
4
陈青松.
“数+大+NP”结构的选择性[J]
.汉语学报,2011(1):16-24.
被引量:5
5
张恒.
现代汉语致使动词语义粘合等级研究[J]
.汉语学报,2011(1):70-79.
被引量:2
6
郭攀.
“非A不B”句型的出现及其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3):51-56.
被引量:14
7
张桂宾.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2):92-96.
被引量:82
8
李芳杰.
“连……带……”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9(4):116-119.
被引量:6
9
关敏.
试谈程度副词“很”与“非常”功能的异同[J]
.语言文字应用,2006(S2):64-66.
被引量:8
10
蒋绍愚.
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
.古汉语研究,1999(4):2-5.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23
1
皇甫素飞.
论紧缩构式的性质及其形式语义特征[J]
.求索,2014(8):142-146.
被引量:5
2
邵敬敏,刘焱.
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
.汉语学习,2002(5):1-7.
被引量:33
3
尹婷,蒲霏.
“管A叫B”的语篇功能试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2):41-42.
4
黄理秋,施春宏.
汉语中介语介词性框式结构的偏误分析[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3):33-41.
被引量:26
5
唐贤清,李振中.
试论框式结构“非…不可”用于估测表达的语义条件[J]
.语文研究,2012(3):9-14.
被引量:5
6
谢英.
关于现代汉语格式及格式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1(1):71-75.
7
李振中,唐贤清.
框式结构“‘大约……左右’类”中量值词语的语义倾向[J]
.汉语学习,2013(2):11-20.
被引量:7
8
李振中.
框式结构“非…不可”用于估测表达的历时考察[J]
.古汉语研究,2013(2):10-15.
被引量:2
9
唐贤清,李振中.
框式结构“想……就……”的语义特点[J]
.汉语学报,2013(4):22-27.
被引量:4
10
李振中,唐贤清.
框式结构“‘大约……左右’类”中“‘左右’类”词语隐喻认知辨察[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95-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刘华,梁姗姗.
国际中文教育用框式结构分类分级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21(3):121-132.
被引量:1
2
陈赟.
意象图式在隐喻识解中的作用机制——以俄汉谚语“妻子”隐喻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3(2):168-180.
3
郭雪,王琴.
“X党”与“Y族”的对比及演变机制[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9):84-87.
4
艾朝阳,陈荣素.
论汉语“(大)约”的客体化与边界化[J]
.外国语,2021,44(1):76-90.
5
刘吉力.
海峡两岸介词框架“在X下”对比分析[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48-63.
被引量:2
6
程书秋.
“比”字句替换规律补议[J]
.北方论丛,2004(4):68-70.
被引量:6
7
柳英绿.
韩汉语比较句对比[J]
.汉语学习,2002(6):45-50.
被引量:8
8
徐茗.
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230-235.
被引量:10
9
源洁渝.
结论项含动词的“比”字句[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26(3):1-13.
被引量:1
10
许国萍.
现代汉语“比”字句中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6):89-93.
被引量:3
1
邵敬敏,黄燕旋.
“半A半B”框式结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2):124-128.
被引量:16
2
肖静玲.
汉语中的框式结构[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1):35-37.
被引量:2
3
韩春英,胡德良.
独立主格结构详解[J]
.科技英语学习,2007(2):53-55.
被引量:1
4
张立飞.
《语言、使用和认知》述评[J]
.外国语文,2013,29(3):163-165.
5
吴仲华.
浅析结构独立的比况表达式[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350-352.
6
周颖菁.
《新概念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21-122.
被引量:4
7
罗渊,李卓.
关于“仇富”之类的修辞批评[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128-130.
被引量:1
8
王创业.
媒介对“阜阳人”负面形象再现的解读分析[J]
.东南传播,2012(4):48-49.
9
严丽明.
中介语现象中文化定型的认识和超越[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5):73-76.
被引量:3
10
周奇.
谈谈段落主题句的拟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微[J]
.山东外语教学,1990,11(3):21-23.
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