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到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直至克鲁格曼和藤田的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不断趋向于主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范式转换即是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接纳,也是区域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空间分析缺陷的弥补,这就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作者
颜飞
罗永刚
机构地区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工学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30,共7页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
范式
产业集聚
主流经济学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6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1
1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9-22.
2
刘宁.
库恩范式与古典经济学——经济学语境中的范式理论[J]
.理论学刊,2006(2):45-47.
被引量:3
3
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蔡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5
王晓林.
经济学范式:逻辑困惑、现实悖论及其可能出路[J]
.经济评论,2006(2):45-51.
被引量:8
6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Harris Chauncy D. The Market as a Factor in the Localization of Production[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ers, 1954,44(4):315- 348.
8
藤田昌久,雅克·弗朗克斯·蒂斯.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0.
10
Krugma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3) : 483 - 49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陈志生.
经济哲学与科学哲学[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10(3):26-30.
被引量:1
2
田国强.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
.经济研究,2005,40(2):113-125.
被引量:296
3
[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4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
[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7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文版,9、4、22、2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文版,92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上册),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共引文献
47
1
刘后平.
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批判的范式——兼论苏联范式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08(16):9-11.
2
王晓林.
市场经济复杂性的挑战——华尔街金融危机所凸显的新古典范式窘境[J]
.海派经济学,2009,7(4):55-71.
3
颜鹏飞,马瑞.
关于马克思重大理论贡献的新思考——兼评中国经济改革“指导思想转型论”[J]
.当代经济研究,2006(5):1-6.
被引量:2
4
王伟光.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聚:基于技术组织模式的一种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4):1-5.
5
王进.
西部地区工业化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
.特区经济,2006(10):280-282.
被引量:2
6
张春法,冯海华,王龙国.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统计研究,2006,23(12):45-47.
被引量:51
7
惠宁.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25-29.
被引量:19
8
陈晓文.
经济是复杂性系统[J]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3):71-75.
9
盖凯程,李俊丽.
范式危机与转变——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反思[J]
.江汉论坛,2007(7):69-73.
被引量:2
10
林云.
知识溢出、企业内生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J]
.技术经济,2007,26(8):24-2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63
1
金凤君,武文杰.
铁路客运系统提速的空间经济影响[J]
.经济地理,2007,27(6):888-891.
被引量:24
2
安虎森,邹璇.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J]
.生产力研究,2004(1):180-186.
被引量:13
3
李小建,苗长虹.
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
.地理学报,2004,59(z1):153-161.
被引量:58
4
刘酉鸣.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天津经济发展研究[J]
.华北金融,2012(9):55-57.
被引量:2
5
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
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J]
.上海翻译,2013(1):7-13.
被引量:57
6
李宇明.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J]
.南开语言学刊,2011(1):1-8.
被引量:170
7
陈传康.
区域概念及其研究途径[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6,5(1):10-14.
被引量:11
8
马海龙.
天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18):76-76.
被引量:3
9
白永秀,任保平.
关于区域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5):9-14.
被引量:6
10
黄泽民.
我国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过程分析——克鲁格曼模型借鉴与泉州地区城市演化例证[J]
.经济研究,2005,40(1):85-9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3
1
李小建,李二玲.
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J]
.经济地理,2009,29(3):363-369.
被引量:5
2
荣朝和.
关于运输经济研究基础性分析框架的思考[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9.
被引量:55
3
龚勇,贺刻奋,周迎迎.
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23):123-124.
被引量:1
4
颜飞,王建伟,赵雪峰.
中国城市空间扩张和区域时空收敛的动力机制[J]
.特区经济,2011(5):276-278.
被引量:1
5
季阳.
中国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中国外资,2011(12):231-232.
被引量:1
6
李小建,罗庆,祝英丽.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分[J]
.经济地理,2012,32(7):1-5.
被引量:5
7
王双.
我国城市经济现实问题研究进展述评[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30(4):79-86.
8
王双.
城市经济学应用研究热点综述:以典型城市为例[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3):74-80.
9
杨轶清,赵雁楠,王缉慈.
对工商业地理分布历史稳定性现象的一种解释——基于浙江省县域专业化产业区的实证[J]
.经济地理,2015,35(7):93-98.
被引量:1
10
姚亚芝,司显柱.
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综述及评价[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42-49.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
崔启亮.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40年回顾与展望(1979-2019)[J]
.译苑新谭,2019(2):108-114.
被引量:15
2
吴传清,董旭.
新发展理念与中国区域经济学科创新发展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84-91.
被引量:8
3
张雪琴,申立银,舒天衡,魏小璇.
城市交通资源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J]
.建设管理研究,2021(1):75-90.
4
杨习铭.
坚持教育现代化的课程思政与“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学创新[J]
.教育观察,2021,10(5):19-21.
被引量:2
5
唐明玉.
基于PRN和TNFS框架的航空联盟网络经济分析[J]
.现代商业,2012(19):57-59.
6
李贞.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要点分析[J]
.企业导报,2013(17):45-46.
被引量:9
7
荣朝和.
必须研究通道形态变化及铁路分类建设的新问题[J]
.综合运输,2009,31(8):4-9.
被引量:6
8
李红昌,高珊.
A篇:关于京津城际铁路技术创新的探讨[J]
.铁道经济研究,2009(4):5-8.
被引量:1
9
徐东云,张妍.
城市交通拥堵的分层次治理研究[J]
.综合运输,2009,31(10):56-59.
被引量:1
10
刘语轩,李红昌.
关于物流产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用机制的探讨[J]
.物流技术,2009,28(12):19-20.
被引量:7
1
石智文,姜彦福.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范式演进[J]
.经济师,2006(9):29-29.
2
吴传清,曹静.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初传中国史料钩沉[J]
.学习月刊,2010(22):28-29.
被引量:3
3
罗应霞.
浅析杜能及其《孤立国》在经济学中的贡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2):26-27.
被引量:3
4
田莉,张顺昌.
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四位一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范式演进[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59-61.
5
王红露.
走向知识服务的范式演进[J]
.图书馆学研究,2008(4):64-66.
被引量:5
6
孙海军,赵伟,李铁军.
经济功能区形成路径研究——以廊坊为例[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19(5):21-24.
7
孙海军,赵伟.
经济功能区形成路径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3):73-76.
被引量:1
8
黄波.
恩格尔系数在横向比较时的缺陷及修正研究[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12):7-8.
被引量:5
9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J]
.网管员世界,2011(5):8-8.
10
张婷.
对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文献综述[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3(9):45-47.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