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纳污水体水质现状分析
摘要
对南碱公司纳污水体作了监测分析,考察生产废水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研究。
出处
《纯碱工业》
CAS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Soda Industry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韩相奎,王鹤立,姚秀芹,张静.高氯离子废水COD的吸收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6,12(1):19-22. 被引量:10
-
2陈立波.高浓度含盐废水COD的测定[J].中国给水排水,1997,13(1):32-33. 被引量:3
-
3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407,409.
-
4程秉珂.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中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会,1994..
-
5韦利杭.高氯废水中COD_(Cr)的快速测定[J].中国环境监测,1997,13(4):42-44. 被引量:20
-
6钱丽琳,崔丽.快速法测定COD_(Cr)的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1998,14(1):60-63. 被引量:7
-
7孔繁昌,钱伯友.高Cl^-/COD比值条件下COD_(Cr)的测定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1999,15(3):52-53. 被引量:12
-
8陶大钧,张信华,孙晓斌,王蕾.高氯离子废水中低浓度化学需氧量分析技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3):35-37. 被引量:27
-
9丁邦琴,孙嘉彦,张优新,缪兴兰,梁国柱,葛刚.COD_(Cr)测定方法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3):151-154. 被引量:10
-
10严莲荷,王风云.完全氧化法测定高氯废水的COD_(Cr)[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5):26-2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46
-
1郭卫红.影响化学需氧量测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去除方法[J].科技资讯,2008,6(23):216-217. 被引量:6
-
2牛新征.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26(1):46-48. 被引量:3
-
3张月,简淼夫.COD测定中氯离子干扰的消除方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4):55-57. 被引量:31
-
4王颖.氯离子在COD测定中的干扰以及消除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6(2X):42-44. 被引量:3
-
5彭查香.COD测定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6,5(22):7-9. 被引量:3
-
6王瑞慧.COD在线分析仪比对中应注意的问题[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3):56-57. 被引量:6
-
7胡训杰,杨玉楠,刘红,祝威,董健.嗜盐菌强化生物活性炭处理不同盐浓度采油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10):2213-2218. 被引量:14
-
8卞红亮,孙植磊,宋安威,孙丽华,朱妍,罗永亮.污水厂高浓度氯离子出水中COD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5):66-68. 被引量:7
-
9沈清,胡小玲.高氯离子低CODcr浓度样品测定中氯离子干扰的消除[J].化学分析计量,2008,17(5):33-35. 被引量:5
-
10魏宝梅,邓娟华.COD测定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24-24. 被引量:2
-
1李宪春,曹颖,刘艳艳.泰山泉水水质现状分析与保护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5,27(4):54-56.
-
2马灿云.秦皇岛市沿岸海水浴场水质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2):67-71. 被引量:9
-
3马春明,曲延波.辽阳市汤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6,32(1):34-36. 被引量:14
-
4程睿韬,黄晓蓉,陈军,刘先良,宁睿.2013年A市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8):12-12.
-
5管桐,姜淑坤,孟祥哲,王彬彬.新立城水库水质现状分析及其富营养化评价[J].农业与技术,2015,35(5):63-64.
-
6张冬倩.洋河水库水质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3(18):136-137. 被引量:2
-
7姚璐,姚健.新晃县平溪河水质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215-215.
-
8穆禹含.盘锦市地表水水质现状及保护治理措施研究[J].水利天地,2015,30(2):26-29. 被引量:2
-
9梁剑,王洪波,王辉东.邛海取水口水质现状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45-47. 被引量:5
-
10白明,高丽娜,马丹.2010年夏秋季节海河干流水质现状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11,26(8):20-23. 被引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