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扬州古运河生态林地植物配置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扬州古运河生态林地不同种植结构类型的典型配置模式进行试验分析可知:绿地遮光效应的大小主要是由植物种类、生长状态及空间配置方式等综合因素决定;与种植结构关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蒸腾作用强且绿量大的植物构成配置模式的降温效果优于其它模式。绿地主要植物种类相同,复层林配置模式的降温效果优于单层林;不同植物的绿量、树形、树冠大小等结构特征不同;植物蒸腾作用能力是影响绿地增湿效应的重要因素;绿地CO2吸收率的大小与植物种类密切相关,且由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与植株的三维绿量共同决定。
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共5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基金 "十一五"国家林业科技支撑项目"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之专题: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7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6

  • 1拉夏埃尔W 李博等(译).植物生理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11-220.
  • 2曼宁WJ 黄楚豫(译).大气污染物的植物监测[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87.101.
  • 3杨祖山.西北林学院校园绿地规划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2):89-93. 被引量:10
  • 4卓丽环 见: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市政府编.哈尔滨城市森林体系建设中树种的选择[A].见: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政府编.哈尔滨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集[C].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73-78.
  • 5桑运荣.[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1996.
  • 6杨金燕.[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2001.
  • 7Edward.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in Biology. London: Grimstone AV,Arnold, 1976.
  • 8Larcher W. Phys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measurement of photosyn -thesis in relation to dry matter production by trees. Photosynthetica,1969(3) :150 ~ 166.
  • 9王晓明 李贞 廖文波.深圳莲花山公园的植被类型及植被分类系统[J].中山大学学报,2002,41:5-5.
  • 10李贞 覃朝锋.广东龙川县铁场河流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效应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1,10(2):47-56.

共引文献204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