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构建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确立现代评价理念,改革评价内容,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作者
王伟忠
机构地区
浙江万里学院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5,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理论依据
实施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闫祯.
自主性评价:高校学生评价的一种新趋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8):14-16.
被引量:13
2
李润洲.
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3(5):53-56.
被引量:34
3
曹红英,齐路良.
大学生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77-81.
被引量:3
4
刘尧.大学教学应实施发展性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7-01-2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徐学福.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7-20.
被引量:53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48.
4
柏拉图著 郭斌和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6.
5
雷颐.教育与社会.东方文化,2000,(1).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7
杨启亮.
论基础教育中教学的准备性[J]
.教育研究,2001,22(7):25-29.
被引量:17
8
金生鈜.
对现代学校考试的教育哲学分析[J]
.教育评论,2001(2):39-42.
被引量:9
9
刘伟清.
纪实性评价: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4-66.
被引量:4
10
白玉,刘铭,靳敏.
大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5):69-7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4
1
曲秋莳,庞文燕.
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89-96.
被引量:13
2
吴全全,王茜雯,闫智勇.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困境表征与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探思[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4):55-63.
被引量:23
3
冒孪国.
关于初中美术课程开展成长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18):43-44.
4
李佳孝,阳德华.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与反思[J]
.文教资料,2008(21):153-155.
5
王婧.
谈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机制改革[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3):28-29.
被引量:4
6
刘革平,黄智兴,邱玉辉.
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过程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7):67-69.
被引量:14
7
吴维宁,高凌飚.
学业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7-112.
被引量:16
8
杜彦武,孙兆进.
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一点思考[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109-111.
被引量:2
9
黄旭升.
单独招生考试入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及评价研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单招考试为例[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2):50-52.
被引量:1
10
杨磊.
专科学校文科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以文山师专《中国近代史》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263-26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1
1
罗洪奔,许秋芝.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S2):85-88.
被引量:7
2
刘文霞.
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8.
被引量:48
3
李彬.
自我评价与大学生发展[J]
.江苏高教,2004(4):101-103.
被引量:10
4
蒋建军.
确立以发展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模式[J]
.思想教育研究,2004(8):32-34.
被引量:6
5
虞丽娟,孟宪明.
大学生才质模糊评价系统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4-8.
被引量:15
6
赵燕.
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3):102-104.
被引量:1
7
许爱红.
对发展性学生评价本质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5(3):53-55.
被引量:24
8
孙波,杨欣虎.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8.
被引量:66
9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0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李国强.
万里模式:一种可资借鉴的现代大学制度[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2):42-5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9
1
王伟忠.
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发展性评价探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4):88-91.
2
秦进东,张亿全.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模式下的发展性评价[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9):146-149.
被引量:9
3
彭浩,关少珊.
高职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1(4):13-15.
被引量:5
4
叶琳琳.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J]
.文教资料,2012(14):120-122.
被引量:2
5
张雪明,吴倩.
发展性评价体系在《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黑河学刊,2012(10):157-158.
被引量:2
6
李贵平.
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56-59.
被引量:4
7
王伟忠,谢莹莹,张孝永.
校院二级管理下学务工作的传承与创新[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3):95-99.
8
徐艳.
五年制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6(2).
被引量:1
9
张君博,白延军.
大学生综合素质四维评价体系探讨[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5):146-146.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吕惠卿,吴巧凤,夏明,楼小红.
发展性评价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11,28(4):78-80.
被引量:5
2
汪磊.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7-18.
被引量:2
3
杨才年.
班级建设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与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191-191.
被引量:1
4
戈田一.
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中职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3,18(1):29-31.
被引量:3
5
封雪凤.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点评手段的运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4):258-259.
被引量:1
6
黄芳.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开展路径探讨[J]
.青年与社会,2013(12):272-272.
7
刘艳云.
基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性考核评价系统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38-38.
被引量:1
8
杨凌霞.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探究——以九点工作室为例[J]
.镇江高专学报,2014,27(2):19-22.
被引量:4
9
彭钦,杨和平.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5,0(57):170-170.
被引量:1
10
徐峥.
发展性评价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学分制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0(10):144-146.
1
万科含,王鹤棋.
大数据技术下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6):51-53.
被引量:1
2
金志远,赵小英.
英国PSHE情感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2016(17):104-104.
教育探索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