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别从证候分布规律、症状体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证候与HP、胃镜象及理化指标、基因表达的研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CG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概括了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研究方向。
作者
朱飞叶
石灯汉
王丽
徐珊
机构地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92-693,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证候
综述
分类号
R573.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13
1
胡晓平.
262例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013-1015.
被引量:24
2
肖丽春,潘万瑞,陈寿菲,陈翎,郭炳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的关系[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2):9-11.
被引量:9
3
李萍,刘卫红,张蕾,赵伟峰,牧童,张会娜,张声生.
65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舌象分析仪观察的舌象分布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132-135.
被引量:21
4
李福凤,庄燕鸿,王忆勤,李果刚,王惠芳.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脉象客观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85-1386.
被引量:14
5
杨雨田,武俊青,史雅仙,杨悦娅.
胃电图与中医脾胃病证型关系探讨[J]
.山西中医,2000,16(1):38-39.
被引量:2
6
孟虹,贺宪民,范思昌,王忆勤,郎庆波.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初探[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32-34.
被引量:8
7
李国春,李春婷,黄蓝平,单兆伟,陈启光.
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型规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217-220.
被引量:28
8
陈晴清.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J]
.广西医学,2004,26(3):346-347.
被引量:14
9
夏小芳,徐珊.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象的临床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05,36(4):23-23.
被引量:6
10
徐珊,石君杰,朱曙东,杨季国.
慢性胃炎气阴两虚证候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15-1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王佩芳,王翔宇,唐燕红,沈麒麟.
慢性胃炎患者舌像与证型及治疗的关系观察[J]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4):668-669.
被引量:6
2
陈启光,申春悌,张华强,符为民,闵捷,王澄淑,郦永平,朱佳,史锁方,朱学云,陈晓虎,石磊,徐丽华,常惠.
结构方程模型在中医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2005,22(1):2-4.
被引量:67
3
唐福康,周维湛,林乾树,付晓晴.
慢性胃炎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4(4):10-11.
被引量:10
4
李国春,陈文垲,梅晓云,彭昌孝,周玲.
中医宏观辨证指标量化方法研究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50-652.
被引量:23
5
王克穷,张立华,刘伟.
湿阻脾胃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41-44.
被引量:13
6
王建华.脾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胃电图检查结果关系探讨[J].中医杂志,1983,24(6):64-64.
7
许冠荪 赖鼎元 刘维洲 等译.胃电图及其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46.
8
[2]Price A B. The Sydney system: Histological division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1,6:209.
9
徐珊.
论慢性胃炎气阴两虚证[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2-3.
被引量:10
10
王秀沂,刘坤范,刘新华.疾病诊断标准[S].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565
共引文献
142
1
徐晓惠,孙易娜,杨琼,周姝含,万莹,高清华,吕文亮.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机转化规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607-2615.
被引量:12
2
李志更,王天芳,任婕,杜彩凤.
中医科研中几种常用数据挖掘方法浅析[J]
.中医药学报,2008,36(2):29-32.
被引量:32
3
任金星,王翼洲.
益气清热方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30例[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45-46.
被引量:2
4
韩立民.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5):573-576.
5
王忆勤,郎庆波,李果刚,何新慧,何建成,颜新,庄燕鸿,叶进,郭永洁,陆雄,李福凤,赵立宇,燕海霞,徐贵华,王惠芳.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975-979.
被引量:32
6
韩立民.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相关指标研究文献述评[J]
.中医药学刊,2006,24(5):801-803.
被引量:4
7
张子燕,张晓春(指导).
中医药对胃动素影响的研究概况[J]
.山西中医,2006,22(6):56-58.
被引量:2
8
王乐,钱会南.
脾虚证实验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46-247.
被引量:7
9
邢燕玲,游俊.
四君子汤对脾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及血清SOD与MDA含量的影响[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22-24.
被引量:17
10
吕宾,黄宣.
浅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
.江苏中医药,2007,39(8):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5
1
柯晓,陈祺,傅肖岩,周凡,余青,李毅宁,唐福康,杨春波.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60、70及CD44s、CD44v6的相关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3):1-7.
被引量:9
2
徐珊,石君杰,杨季国,朱曙东,倪桂宝,聂红明,夏小芳.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与胃粘膜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8):614-616.
被引量:13
3
张诗军,劳绍贤,周正,黄志新,陈更新,傅肖岩,胡斌.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11):852-855.
被引量:12
4
王崇文.
慢性胃炎的分类、诊断及治疗现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3,8(3):164-167.
被引量:3
5
劳绍贤,连至诚,王建华,邓伟民,赵瞻远,刘友章,秦川,杨爱敏,许鑫梅.
脾胃虚实患者的消化道组织超微结构及运动功能改变[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3,1(1):11-14.
被引量:13
6
吕农华.
规范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2):65-66.
被引量:54
7
陈更新,劳绍贤,黄志新,胡玲,胡斌,张诗军,黄列平,罗琦.
中药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199-202.
被引量:39
8
葛振华,周凡,武一曼,任彦,王若愚.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的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89-91.
被引量:7
9
尹光耀,陈一,张武宁.
慢性胃炎脾虚证分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98-301.
被引量:4
10
罗云坚,修宗昌,黄穗平,周丹,林莉.
脾气虚证免疫相关基因组学机制初探[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11-314.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3
1
李立,周奇,郑光,郭洪涛,吕爱平.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中成药、西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规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4):228-231.
被引量:27
2
王智勇,刘敏.
胃炎1号和胃炎2号颗粒制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5,47(5):80-82.
被引量:3
3
鲁香凤.
慢性胃炎不同证型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5):405-41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沙龙.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7):137-137.
2
黄颖琦,贾恒,何前松,冯泳.
关联度最强药物配伍的中医止呕类方数据挖掘[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1-4.
被引量:11
3
易展,刘密,常小荣,严洁,谢华,王德军,艾坤,刘未艾.
不同隔姜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SOD和MDA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3):301-304.
被引量:29
4
李立,蔡峰,梁非,郑光,吕爱平.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治疗胆结石药证对应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4):664-666.
被引量:16
5
龚光明,王薇,蒋艳辉,周双文.
基于领域本体的文本资料聚类算法改进研究[J]
.情报科学,2013,31(6):129-134.
被引量:3
6
刘静,余梅香,谷玲霞,李赣龙,张海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285-287.
被引量:25
7
梁非,展俊平,李立,郑光,吕爱平,姜淼,喻长远.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33-337.
被引量:6
8
杨静,田景平,谭勇,蔡峰,姜淼,吕爱平.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冠心病药-证对应规律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319-322.
被引量:4
9
邓冰湘,邓天好,徐琦,刘珍.
胃炎结颗粒对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128-130.
被引量:1
10
赵静,郭洪涛,韩经丹,李立,寇爽,高原,姜帆,吕诚,王燕平,吕爱平.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感冒文本挖掘结果与诊疗方案的比较分析[J]
.中医杂志,2014,55(7):612-616.
被引量:11
1
马坤,郑姜钦,孟晓嵘,吕绍光.
203例Ⅱ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探析[J]
.福建中医药,2010,41(2):4-5.
被引量:3
2
李文钊,靳玉錞.
胃镜象与辨证相结合诊治慢性胃炎的探讨[J]
.中原医刊,1994,21(5):42-43.
被引量:1
3
陆施婷,蔡文君,陈茜蕾,胡冠宇,冯文涛,刘国萍.
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胃炎(CG)中医症状及证候与胃镜象的关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4):783-788.
被引量:10
4
李日杰.
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体会[J]
.海南医学,2012,23(5):87-88.
被引量:1
5
汪金贵,余银璋,陈声斌.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舌象、胃镜象与疗效关系研究探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60-60.
被引量:4
6
戴霞,姜婷,王小如,郭伟星.
近10年老年人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对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674-1675.
被引量:10
7
王秋风,王洋,刘坤,潘立敏,徐贵成.
1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273-275.
被引量:26
8
韩文,赵成忠,庄心惠.
青海地区常见胃病胃镜象与舌象的观察分析[J]
.青海医学院学报,1990,11(1):48-53.
9
郑艳,谢旭善,刘峰.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胃溃疡患者胃镜象表现初探[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30-330.
被引量:6
10
丁邦晗,杨敏,周珂,邹旭.
胸痹心痛患者心电图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1):31-33.
被引量: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