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筑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以福建省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理论与实践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传播需求十分强烈。由于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造成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出于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克服或规避,决定了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选择是多样而适宜的,同时必须建立在增加投入、"以农民为中心"、建立"双轨"运行等策略与措施上。
作者
吴德进
机构地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传播
传播模式
“双轨”运行机制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谢华安,陈奇榕.
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
.台湾农业探索,2006(2):2-5.
被引量:7
2
王程虎.
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要素与传播方式运用[J]
.甘肃农业,2007(4):82-83.
被引量:5
3
扈映,董进才.
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试构建——基于决策权和知识匹配程度的分析[J]
.科研管理,2006,27(5):65-7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A].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4—86.
2
米切尔.C.詹森、威廉.H.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与组织结构[A].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09—324.
3
郑伟文.
关于发展我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S1):52-55.
被引量:3
4
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
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
.农业经济问题,2000,21(4):17-25.
被引量:149
5
田维明.
入世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改革[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1):3-7.
被引量:9
6
李艳军,康国光.
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市场性及市场机制的构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1):51-53.
被引量:15
7
杨瑞龙,刘刚.
双重成本约束下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
.江海学刊,2002(1):68-75.
被引量:11
8
周曙东,吴沛良,赵西华,费贵华,汤成快.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2003(4):57-62.
被引量:69
9
黄继忠.
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6):52-59.
被引量:26
10
曾玉荣,张文棋.
海峡两岸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与产业合作[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50-5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4
1
黄跃东,陈奇榕,黄晓峰.
闽台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构建探讨[J]
.台湾农业探索,2006(3):5-8.
被引量:2
2
李建华,丁中文,刘用场.
福建省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7,22(1):81-86.
被引量:6
3
朱朝枝,范水生.
福建省三大农业区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探讨[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17-20.
被引量:1
4
陈元勇.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02-105.
被引量:2
5
邢祥虎.
农业科技传播者的多元智力结构分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4):48-49.
被引量:1
6
李祖杰.
莆田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352-353.
7
蔡培良.
农业科技远程传播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89-392.
被引量:4
8
黄家章,李思经.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1):516-518.
被引量:18
9
孙凤.
农村科技经纪人的角色扮演与功能演变: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11(4):85-90.
被引量:2
10
蔡培良,李朝灿,黄安妮,黄爱民.
远程培训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问题分析——基于闽南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状况的调研[J]
.农学学报,2011,1(3):51-5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0
1
安文军,杨萍.
新农村建设的传播视角解读与乡村传播的新变[J]
.新闻界,2007(5):60-61.
被引量:3
2
张雨,高峰,刘智敏,刘谦.
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S1):59-63.
被引量:27
3
简小鹰.
“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的发育[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0-114.
被引量:22
4
奉公,周莹莹,何洁,董炳艳.
从农民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科技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6-10.
被引量:35
5
简小鹰.
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3):53-56.
被引量:39
6
刘辉,黄大金,李东辉.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21-24.
被引量:7
7
曾松亭.
浅析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模式——以福建省南平市为案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41-43.
被引量:11
8
王子齐,吴敬才.
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15-18.
被引量:12
9
檀学文.
宁夏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机制与效果[J]
.中国农村经济,2007(4):60-68.
被引量:27
10
王程虎.
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要素与传播方式运用[J]
.甘肃农业,2007(4):82-8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邢祥虎.
农业科技传播者的多元智力结构分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4):48-49.
被引量:1
2
袁时应.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管理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45-45.
被引量:1
3
蔡培良.
农业科技远程传播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89-392.
被引量:4
4
夏英,王震.
农村科技特派员推广服务体系与传播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1,32(3):31-34.
被引量:21
5
陈美萍.
我国有关科技特派员的研究综述[J]
.南方农村,2013,29(11):74-7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朱姿伊,金兼斌.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科学资本视角下科技特派员制度解析——以南平市菌草业的科技特派员实践为例[J]
.科普研究,2023,18(6):60-69.
被引量:3
2
李剑,郑鹏,李崇光.
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改善效应——基于鄂赣两省农户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贸研究,2013,24(4):40-47.
被引量:5
3
蔡培良,李朝灿,黄安妮,黄爱民.
远程培训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问题分析——基于闽南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状况的调研[J]
.农学学报,2011,1(3):51-56.
被引量:7
4
苏柱华.
广东农业传媒与传播学科发展现状与战略规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55-161.
被引量:5
5
李忠云,聂坪,孟娜.
农业科技人员胜任力实证分析——基于对514名农业科技人员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11(12):53-60.
被引量:10
6
张社梅.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推进中的困境及解困路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2,33(3):57-62.
被引量:17
7
吴华刚.
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2,12(5):121-124.
8
傅晋华,王雅利.
我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2(7):137-141.
被引量:16
9
熊红军,谢小蓉.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综述[J]
.农业网络信息,2013(2):5-9.
被引量:4
10
蔡淑芳,吴敬才,郑回勇.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207-211.
1
陈蕊.
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3):10-12.
被引量:5
2
王子齐,吴敬才.
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15-18.
被引量:12
3
崔海霞,赵增峰,邵红岭,李亚林.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09(21):4-5.
被引量:3
4
台湾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发展及借鉴[J]
.现代台湾研究,2003(3):42-47.
被引量:1
5
崔海霞,邵红岭,赵增峰.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752-754.
被引量:1
6
电煤价格有望并轨[J]
.品牌,2012(12):75-75.
7
王易萍.
农田水利的双轨运行机制及其变革路径建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339-6340.
被引量:1
8
高基富.
沈阳服装(服饰)行业协会[J]
.中国服装(北京),2004(1):42-42.
被引量:1
9
王殿华.
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
.未来与发展,2006,27(12):20-22.
被引量:4
10
申红涛.
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传播,2014,6(2):55-56.
被引量: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