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状菌研究进展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1期1320-1322,共3页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参考文献4
1 黄春基,徐启旺,解晓珍,丛延广.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探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2):106-108. 被引量:5
2 衣美英,曹卉,吕厚东,刘如恩.L型细菌普通细菌对热抵抗力的比较[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6):372-372. 被引量:2
3 邓国宏,高强国,王源,徐启旺.An observation on nonperiodic variatio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during their survival in water[J]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1998,13(3):205-211. 被引量:1
4 丛延广,刘俊康,袁泽涛,徐启旺.形态受培养温度影响的绿脓杆菌菌株[J]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2):76-8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12
1 刘俊康,郭刚,张守印,徐启旺.生物波理论的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6):40-46. 被引量:22
2 徐启旺,刘俊康,郭刚,袁建成,时超美,袁泽涛.微生物生长的群体、周期和波[J] .自然杂志,1992,15(3):195-197. 被引量:28
3 程晓梅,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年,22卷,2期,99页
4 刘俊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17卷,3-C期,134页
5 刘俊康,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年,6卷,6期,40页
6 金冬雁(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2版),1992年,880页
7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1992年,12页
8 陆德源 主编,任中原等.医学微生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9 邹福强等编.基因操作技术[M]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
10 H. Christensen,R. A. Olsen,L. R. Bakken.Flow cy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cell volumes and DNA contents during culture of indigenous soil bacteria[J]. Microbial Ecology . 1995 (1)
共引文献7
1 丛延广,徐启旺.利用Mini-Tn5转座子诱导弗氏枸橼酸杆菌插入突变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3):1145-1147. 被引量:7
2 李欣南,夏欣,李永才,韩镌竹,马帅,李香珍,苏葳艺.奇异变形杆菌研究进展[J] .现代畜牧兽医,2011(12):73-75. 被引量:26
3 于亮,王梅.大蒜素与β-内酰胺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协同抗菌作用[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3,19(4):284-288.
4 刘端,李峰,孟凡亮,王淑京,张树波.埃尔托型霍乱弧菌模拟越冬中的超微结构观察——纤细状体与细菌体的交替生长现象[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2(1):30-34. 被引量:1
5 王露华,荆海燕.细菌L型在药品中的检测[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9):623-625.
6 何先元,李坤,喻录容,刘俊康,廖巳祥,刘艳霞.53味清热类中药对绿脓杆菌抑菌作用的聚类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222-225. 被引量:20
7 唐雨,刘艳霞,刘俊康,邓渝.不同迁徙能力奇异变形杆菌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国药业,2017,26(15):13-16.
1 姜秀菊,闫阳.腹部手术与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源性感染[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6):739-741. 被引量:16
2 田月(综述),汪天平(审校).中国大陆湖北钉螺的分类学及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0,8(3):171-175.
3 王丽,吴忠道.寄生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32(6):258-261. 被引量:4
4 田甜.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477-478. 被引量:38
5 熊杰,白生华,汪正清.补体对枯否细胞吞噬分泌功能的影响[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2):89-92.
6 姜晓燕,宋丽娟,刘君.铜绿假单胞菌与药物治疗[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9A):2389-2389. 被引量:1
7 黄丽琴,郭宪国.寄生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9,36(1):49-54. 被引量:7
8 王念蓉,黎海芪.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儿肠道菌群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2):110-111. 被引量:15
9 陈兵,文建凡.血吸虫的寄生适应性研究及其应用价值[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1):84-89. 被引量:3
10 林英,朱曦.交感神经系统与T淋巴细胞细胞内信号通路作用机制[J] .华西医学,2008,23(3):635-6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