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必须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改善校内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实训实习工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作者
杨新
机构地区
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技能
基地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407.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1
王钊,刘力,赵雨泉.
建立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1):15-17.
被引量:8
2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1):42-45.
被引量:86
3
徐世军.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4):28-30.
被引量:18
4
马志杰.
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建议[J]
.机械职业教育,2007(2):14-1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1):42-45.
被引量:86
2
管平,丁明军,来建良.
工学结合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7(2):9-11.
被引量:25
3
马志杰.
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建议[J]
.机械职业教育,2007(2):14-15.
被引量:15
4
李宗尧.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05.
5
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6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Z].2006年3月.
7
何七荣,周巍.
谈工学结合模式的生产型实习基地建设[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3.
被引量:7
8
王钊,刘力,赵雨泉.
建立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1):15-17.
被引量:8
9
张炼,陈琪琳.
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9):31-33.
被引量:76
共引文献
113
1
高婧.
中外现代学徒制现状分析[J]
.才智,2019,0(34):19-19.
2
黄敏,吴堂林.
我院路桥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62-64.
被引量:6
3
刘伟,李开风,许卫,张耀.
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S1):343-345.
被引量:3
4
刘佳环,郭盛晖.
工学结合的两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4(4):6-10.
被引量:6
5
宋星英.
电子专业“车间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4):170-170.
6
李宇,王立新,王法格,王丽新,徐张咏.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7):85-87.
被引量:11
7
王薇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1):77-77.
被引量:18
8
徐秋儿.
试论工学结合“五化基地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1):58-59.
被引量:7
9
王薇薇.
高职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7(7):71-72.
被引量:8
10
缪秋菊,官伟波.
校企合作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职业圈,2007(12S):30-3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8
1
马丽,周莉.
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J]
.科技资讯,2005,3(26):170-171.
被引量:7
2
李晓兵,翟铮.
高职院校教师资源配置有待优化[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4-15.
被引量:18
3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5
万友根.
突出铁路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8):59-60.
被引量:2
6
李敏,李宏伟,杨长春,牛陆风,于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9):12-14.
被引量:21
7
刘勤.
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经济师,2008(12):147-148.
被引量:6
8
张辉,吴万敏.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1):67-72.
被引量:37
9
齐保林,董生怀,胡晓波,胡森.
正确处理工学结合,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49-50.
被引量:5
10
施卓晨.
关于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方案的实施[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32-13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王腊娣.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1):23-25.
被引量:8
2
王章华.
教师下企业社会实践对提升职业技能的意义[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8):92-94.
被引量:12
3
陈兰林.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探析[J]
.科教文汇,2011(22):164-165.
被引量:9
4
樊正斌.
职业与成人培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探讨[J]
.职业时空,2011,7(9):17-18.
5
秦晓明,杨梦龙.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训体系建设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1):69-71.
被引量:2
6
马玲玲.
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J]
.成功,2012(8):132-133.
被引量:1
7
陈治胜.
会计专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讨[J]
.中国外资,2012(20):261-261.
被引量:3
8
景玉荣.
校企融合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2):149-151.
9
程联社,王燕.
关于提高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效果的探讨[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9-71.
被引量:5
10
唐川.
浅谈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科学咨询,2014(7):122-12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罗伟.
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下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6):191-192.
2
阎浩.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实践现状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0):139-140.
被引量:2
3
朱再英.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J]
.成功,2013(22):184-184.
4
李忠华.
“双主体”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
.商情,2011(49):70-70.
5
潘伟洪.
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J]
.职业教育研究,2012(9):129-131.
被引量:2
6
冯文慧,杨维民.
教师的企业实践及其对专业课实施改革的探索[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9):183-183.
7
陈诗颖.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背景[J]
.商情,2013(2):280-280.
8
崔淑鑫,任程坤.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技能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7):113-115.
9
靳利军,李伟雨.
“卓越会计师计划”实践教学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8):22-23.
被引量:6
10
曾明.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
.电子商务,2013,14(12):84-85.
被引量:4
1
何巧燕.
广西高职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环境的构建[J]
.广西教育,2013(43):88-89.
2
张汉萍.
构建工学结合环境下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32-34.
被引量:3
3
张斌.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35):90-91.
被引量:7
4
曲伟.
基于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
.商情,2015,0(21):194-194.
5
彭振营.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19):210-211.
被引量:9
6
李娜.
新时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5):101-101.
7
李勇.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2009(21):140-141.
被引量:1
8
彭文,粟显进.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09,0(6):35-37.
被引量:8
9
韩亚平,郭汴康,王明起.
关于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
.科教导刊,2010(8):91-92.
被引量:6
10
吕岚.
论工学结合环境下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J]
.河北企业,2015,0(11):119-119.
被引量:1
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