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应激与畜牧业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夏天持续高温天气所引发的热应激对畜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南方地区尤重,经济损失严重。因此,研究热应激的发生机制与机理、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减缓热应激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杨柳
刘松财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257-257,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热应激
畜牧业
预防措施
分类号
S852.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1
戴朝六,朱兴.
热休克蛋白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7):430-432.
被引量:6
2
朱伟明,谭美兰.
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1):68-68.
被引量:5
3
张晓鹏.
HSP70的生物学功能新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29(6):337-343.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叶天星.
热休克/应激蛋白的特性及生理与免疫病理作用[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16(4):169-176.
被引量:6
2
孙经建.
热休克蛋白70与肝缺血再灌注[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6,17(2):77-79.
被引量:4
3
Morimoto RI, et al. Stress Protein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 M ]. Cold Spring Harbor: CSHL-Press, 1990.1-36.
4
Mosser DD, et al. [J]. Mol Cell Biol, 2000,20(19) : 7146-7159.
5
Makolo H, et al. [J]. J Biol Chem, 1998, 273(10) :5435-5438.
6
Mosser DD. [J]. Mol Cell Biol, 1997, 17(9) :5317-5327.
7
Chant ID, et al. [J] . Br J Haematol, 1996, 93(4),: 898-902.
8
Gabai VL, et al. [ J]. FEBS-Lett, 1998, 438( 1-2) :1-4.
9
Yaglom JA, et al. [J]. J Biol Chem, 1999, 274(29) : 20223-20228.
10
Luft JC, Dix DJ. [ J]. Cell Stress Chaperones,1999,4(3) : 162-170.
共引文献
37
1
沈洁,朴花,郭连英,于丽华,邢嵘,施广霞,钱振超.
榄香烯、丝裂霉素C和NDV对瘤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3):212-216.
被引量:2
2
曾菊英.
热应激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7):58-59.
被引量:7
3
张峰琴.
Hs-exosomes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卵巢癌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12).
4
薄金红,金昊,马志强,张中兴,金肆.
热休克预处理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3):42-43.
5
陈国元,程建安,鲁翠荣,刘卫东,何明坤,李华文,杨进波,邬堂春.
2,4-D异辛酯对大鼠精子的影响及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关系[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4):281-282.
被引量:3
6
王明利,柳大烈,袁强.
强脉冲光对皮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09-110.
被引量:4
7
海珊,董碧蓉.
热休克蛋白与衰老的关系[J]
.实用老年医学,2005,19(4):208-210.
被引量:5
8
乔珊珊,姜淑青,张晓利,张钢,贺欣,刘克明,岳葆芳,穆瑞东,魏运莲.
铅对作业工人血清中热应激蛋白70水平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6):415-417.
被引量:1
9
赵建新,谷世喆,田元祥,郭建文,李文丽.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HSP_(70)表达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2006,24(4):650-652.
被引量:6
10
王启军,张宏福,王永军.
热应激蛋白在动物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制[J]
.饲料工业,2006,27(11):14-1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7
1
贾汝敏,叶红,叶昌辉.
炎热季节肉鸡生产使用湿帘降温系统效果评价[J]
.中国家禽,2007,29(13):19-22.
被引量:7
2
韩爱云,黄仁录.
家禽氟中毒的研究[J]
.畜禽业,2004,15(11):18-21.
被引量:3
3
屈军梅,李文平.
奶牛热应激及防制对策研究[J]
.中国奶牛,2005(3):16-19.
被引量:16
4
高广尧,蔡蕊.
鸡夏季热应激切实防治的物理措施[J]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3):23-23.
被引量:1
5
黎智峰,高腾云.
奶牛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J]
.中国奶牛,2006(7):19-21.
被引量:7
6
苏光华,肖兵南,燕海峰,张元跃,邓缘,刘海林,滕茂平.
红细胞钾作为南方中国荷斯坦牛耐热性遗传标记的研究[J]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4):9-11.
被引量:7
7
李新建,高腾云,常智留,席进华.
烟酸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411-415.
被引量:35
8
赵云焕,张玲,赵聘,薛帮玉.
复合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37-4938.
被引量:8
9
韩杰,李慧慧,张璐,袁缨.
家禽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及使用注意事项[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63-5264.
被引量:7
10
程玉芳.
酵母铬对热应激蛋用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0-292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张响英.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3):168-169.
被引量:2
2
陈军光,周卫东,王亚琴,施杏芬.
鸡抗热应激生产综合技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112-113.
被引量:2
3
李琳,徐辰义,杨淑华,龙淼,何剑斌.
动物热应激反应机制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11,32(4):95-98.
被引量:24
4
魏凤仙,胡骁飞,李绍钰,徐彬,孙全友,林敏.
慢性湿度应激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0):137-141.
被引量:8
5
韩斐,江明锋,王刚.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2019,0(6):1612-16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王光慧,金玉姬,董传兴,别鹏飞,安家慧,韩洪军.
热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2):135-138.
被引量:3
2
尹德胜,唐后庆.
如何提高农户家养奶牛的产奶量[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5):122-122.
3
各修俊,赵强.
蛋鸡热应激的发生与预防[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360-360.
被引量:2
4
汪晓筠,谢智,王建新,马祁生.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在体MIRI的保护效应[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12,33(1):31-34.
被引量:1
5
付彦坤.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3):138-138.
被引量:3
6
夏旻灏,曹庆云,冯定远.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肉鸡肌肉磷酸腺苷方法研究[J]
.饲料研究,2012,35(8):64-66.
被引量:2
7
高桂生,高光平,史秋梅,张艳英,沈萍,贾雪霞,张雪莲.
中药复方对热应激下蛋鸡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4763-14765.
被引量:5
8
翁昌龙,董春霞.
浅析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
.中国猪业,2013,8(6):38-40.
被引量:6
9
徐同锏,钟刚,王希春,吴金节,李锦春.
脂肪包被γ-氨基丁酸对持续热应激奶牛HPA轴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1):127-132.
被引量:14
10
孙永波,王亚,萨仁娜,张宏福.
不同湿度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24):4720-4728.
被引量:10
1
侯秀贤,朱化彬,郝海生,杜卫华,赵学明,王栋.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中国奶牛,2010(11):25-28.
被引量:15
2
福州推广耐高温蔬菜[J]
.长江蔬菜,2012(15):58-58.
3
薛华.
夏季保持猪旺盛繁殖性能四措施[J]
.农村科学实验,2010(8):26-26.
4
祝荣,余学华,钱国旺,张大农,金卫红.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影响与防制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2006,8(8):50-52.
被引量:3
5
张玉红,池兆臣,韩凤梅.
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3):144-144.
被引量:1
6
祝荣,余学华,钱国旺,张大农,金卫红.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影响与防制措施[J]
.猪业科学,2006,23(8):62-64.
被引量:2
7
王淑云.
浅谈夏季鸡热应激的诊断及防治[J]
.农村养殖技术,2009(14):22-22.
8
王中涛.
猪暑热症候诊治[J]
.畜禽业,2012,23(7):74-74.
9
本刊编辑部.
盘点:09年水产业9大关键词[J]
.当代水产,2010(1):47-48.
10
祝荣,余学华,钱国旺,张大农,金卫红.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影响与防制措施[J]
.中国猪业,2006,1(4):23-25.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