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辽宁省17所高职院校为例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能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客观的分析。运用该方法对辽宁省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条件分析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改善辽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应降低生师比,扩大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提高生均图书拥有量、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加大对教学的投入。
作者
许志军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9,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因子分析
办学条件
分类号
G719.2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Z].
2
张小亚,崔瑞锋.
中美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网大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J]
.江苏高教,2003(6):54-57.
被引量:16
3
武书连.
中国大学排名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8):10-16.
被引量:63
4
肖鸣政.
高校排名问题及其管理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21-130.
被引量:10
5
傅湧.
高校排名的因子分析法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22):32-36.
被引量:7
6
辽宁教育统计年鉴(2006)[Z].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108-110.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赵普光.
对国外大学排行评估发展特点的评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118-122.
被引量:6
2
关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的建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79-79.
被引量:3
3
王战军,赵瑜,林梦泉,王战军.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52-55.
被引量:10
4
王亚杰,刘桔.
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65-68.
被引量:3
5
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1):14-20.
被引量:14
6
沈红.
一流大学的学术目标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17(1):22-26.
被引量:3
7
龚放 袁仁宽.关于中国高等学校质量评估的认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4).
8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A REVIEW OF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U. S. NEWS &WORLD REPORT′S RANKINGS OF UDERGRADUAT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EB/OL]. http://www. Washingtonmonthly.com/features/2000/norc.html,2002 - 12 - 30.
9
袁志发 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93
1
张玉华,刘琳,刘建惠,钱宇光.
从中国大学排名看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发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z1):27-29.
2
王姗姗.
我国大学排名研究的回溯与反思[J]
.教育学术月刊,2010(5):55-59.
被引量:7
3
宋柯.
指点中国教育 助力人才发展[J]
.中国科技财富,2011(23):111-113.
4
张月葵.
我国高校评价重“量”轻“质”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考试,2008(3):62-67.
被引量:1
5
李博,盛晓明.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技实力评估的研究进展[J]
.图书馆论坛,2004,24(5):33-36.
被引量:15
6
严燕,耿华萍.
国内大学评价机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96-99.
被引量:11
7
王章豹,徐枞巍,李姚矿,吴骏.
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1-8.
被引量:42
8
刘振侠,张丽芬,王淼,黄生勤.
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目标看大学排名的影响因素[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63-66.
被引量:2
9
张志英,张彦通.
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136-140.
被引量:26
10
曹汉斌,王福友.
大学排名:几家欢乐几家愁?[J]
.高等农业教育,2005(3):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2
1
李福华.
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分析——兼对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7(3):27-30.
被引量:2
2
何肃波,林立华.
关于我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投入及基本办学条件现状的调查报告[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2):90-92.
被引量:4
3
厉岩,文历阳,卢祖洵.
西部19所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条件的现状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30-32.
被引量:2
4
陈倩.
完善高校办学条件指标体系的分析思考[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83-85.
被引量:3
5
郭志成.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比较[J]
.中国教师,2006(2):19-21.
被引量:6
6
张家寰.
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9):25-26.
被引量:3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Z].
8
王慧.
西部地区两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及学校管理的调查与研究[J]
.基础教育参考,2007(9):52-55.
被引量:1
9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http://baike.baidu.com/view/8698957.htm.
10
姜大源.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5-8.
被引量:244
引证文献
3
1
黄河,王甫茂.
浅析高职高专办学规模与办学硬件的关系[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6):76-76.
2
杨爱珊.
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现状数据分析——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2016(4):16-20.
3
袁利盛,宋聪.
我国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研究概述[J]
.文教资料,2020(26):128-131.
1
彭虹斌,程红.
课程实施的特点及必要条件分析[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2):10-15.
被引量:1
2
欧阳丽,何文娟.
校企协同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6):5-10.
被引量:8
3
田静.
高职教育慕课现状调查——以辽宁高职院校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2):48-49.
被引量:1
4
韩冰,郭玉伟.
辽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4(4):97-98.
5
毕洪丽.
基于SWOT分析的辽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5,17(4):36-39.
6
王涛,王茹春.
职业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适用效能与条件分析[J]
.林区教学,2016,0(4):10-11.
被引量:1
7
四川省‘十二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组.
四川省“十二五”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基础条件分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6(6):15-23.
8
胡丽蓉.
辽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问题研究[J]
.品牌,2015(12).
9
邱丽英,李汉汀.
刍议人力资源开发与继续教育[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22(5):589-590.
被引量:1
10
杨秀英.
关于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58-60.
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