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施肥处理对煤矸石山白榆生长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煤矸石堆积地N、P肥不同的配比施肥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T检验,得出煤矸石堆积地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白榆生长量影响结果,各个处理中以P100施肥处理对白榆的地径和树高影响最大,说明在阜新废弃矿区困难立地条件下施用磷肥最能促进白榆生长。
作者
高英旭
赵冰
刘红民
刘阳
刘畅
机构地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27,共2页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207001)
关键词
煤矸石堆积地
白榆
施肥
树高
地径
分类号
S753.53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91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胡冬南,游美红,袁生贵,雷俊,郭晓敏.
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94-97.
被引量:117
2
周倜.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
被引量:7
3
贾忠奎,徐程扬,马履一.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559-565.
被引量:30
4
薛建辉,吴永波,方升佐.
退耕还林工程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84-88.
被引量:20
5
于立忠,丁国泉,史建伟,于水强,朱教君,赵连富.
施肥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直径、根长和比根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5):957-962.
被引量:63
6
唐道锋,贺康宁,朱艳艳,巩玉霞.
白榆沙棘光合生理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30-233.
被引量:9
7
杨芳,吴家森,钱新标,吴丽君.
不同施肥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1):70-74.
被引量:35
8
王兵,赵广东,苏铁成,李刚,白秀兰.
极端困难立地植被综合恢复技术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151-154.
被引量:24
9
汤加荣.
施肥对桉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07,20(6):28-30.
被引量:6
10
王和太,冷强,王强,张德明.
白榆栽培及应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1(1):34-3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6
1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阳园燕,毛飞,赵花荣.
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52-156.
被引量:79
2
杨喜田,董惠英,山寺喜成,冯建灿.
播种造林种基盘基质的改良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87-91.
被引量:23
3
李根柱,韩海荣,张增志.
使用新材料蓄水渗膜造林试验研究初报[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92-95.
被引量:21
4
尹祚栋,郭省吾.
径流林业──旱塬曙光[J]
.甘肃林业科技,1994,19(3):45-46.
被引量:14
5
韩蕊莲,梁宗锁,侯庆春,邹厚远.
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J]
.应用生态学报,1994,5(2):210-213.
被引量:71
6
郭盛磊,阎秀峰,白冰,于爽.
落叶松幼苗光合特性对氮和磷缺乏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589-594.
被引量:34
7
方伟,何钧潮,卢学可,陈健华.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21-128.
被引量:115
8
程云环,韩有志,王庆成,王政权.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3):403-410.
被引量:101
9
王大名.
容器苗造林是石质山地造林成功的重要途径[J]
.辽宁林业科技,1995(2):18-19.
被引量:6
10
陈珊,张常钟,刘东波,张镇瑗,杨靖春,王志霞.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土壤生境的关系[J]
.生态学报,1995,15(1):91-94.
被引量:71
共引文献
291
1
邓炎光.
5种客制化油茶专用菌肥实施效果评价[J]
.林业勘察设计,2023,43(1):72-73.
2
席本野.
杨树根系形态、分布、动态特征及其吸水特性[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2):37-49.
被引量:30
3
覃其云,曹继钊,唐健,农必昌,王会利.
油茶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对树体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33-39.
被引量:9
4
张俊佩,郭浩,王彦辉.
干瘠石质山地环境生态工程构建技术[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3):29-32.
被引量:2
5
刘映良,薛建辉.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23-27.
被引量:26
6
杨旭芳.
造林时间对采石场迹地人工植被恢复的影响[J]
.山西林业科技,2006,35(4):36-37.
被引量:2
7
黄义松,牛德奎,赵中华,汪洪丽,余林,郭晓敏.
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209-214.
被引量:22
8
张明,白震,张威,丁雪丽,宋斗妍,朱俊丰,朱平.
长期施肥农田黑土微生物量碳、氮季节性变化[J]
.生态环境,2007,16(5):1498-1503.
被引量:38
9
商侃侃,王铖,靳思佳,张德顺.
土壤养分变化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12-15.
被引量:6
10
王国兵,阮宏华,唐燕飞,栾以玲,陈月琴,陶忠芳.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37-42.
被引量:68
同被引文献
63
1
弓明钦,陈羽,王凤珍.
AM菌根化的两种桉树苗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441-446.
被引量:24
2
汪洪钢,吴观以,李慧荃.
VA菌根对绿豆(Phaseolus aureus)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89,26(4):393-400.
被引量:34
3
张燕平,卞正富.
煤矸石山复垦整形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能源环境保护,2005,19(2):43-45.
被引量:7
4
赵广东,王兵,苏铁成,白秀兰,李刚.
煤矸石山废弃地不同植物复垦措施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2):65-69.
被引量:19
5
谢英荷,洪坚平,李青萍,赵景逵,金志南.
在煤矸石风化物和生黄土上种植三叶草接种根瘤菌的效应[J]
.土壤肥料,1995(1):41-43.
被引量:4
6
王幸福,蒋文琼.
绿化造林改善煤矸石山环境效应的研究[J]
.海河水利,2005(5):57-59.
被引量:7
7
洪坚平,谢英荷,林大仪,赵景逵,金志南.
不同复垦措施对矸石山培肥熟化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6(4):42-44.
被引量:9
8
胡振琪,刘杰,蔡斌,毕银丽.
菌根生物技术在大武口洗煤厂矸石山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
.能源环境保护,2006,20(1):14-16.
被引量:4
9
刘占锋,傅伯杰,刘国华,朱永官.
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J]
.生态学报,2006,26(3):901-913.
被引量:429
10
吴祥云,孙广树,卢慧,王晓娇.
阜新矿区矸石废弃地立地质量的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301-30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3
1
董明,王冬梅.
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68-11370.
被引量:1
2
高英旭,刘红民,魏忠平,汪成成.
煤矸石山不同施肥处理对3个树种生长量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4,27(9):13-14.
被引量:1
3
吴春红,赵帅鹏,朱建峰,任坚毅,张军,张庆国.
不同土壤类型对白榆家系生长指标影响的初探[J]
.山东林业科技,2018,48(3):11-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宋楠,张成梁,张洪江,张静雯,耿胜慧,张焜.
不同覆盖方式对自燃煤矸石山坡面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1(7):59-61.
被引量:3
2
牛桠枫,周正朝.
煤矸石山立地条件及复垦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科学,2015,41(5):147-152.
被引量:7
3
苏莹,李月飞,陈林,祝忠有,袁闯,孟文婷,朱林.
土壤类型和降雨变化对猪毛蒿种群动态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2019,36(5):1175-1185.
被引量:3
4
李亚,王玉忠,徐振华,郑聪慧.
8个榆树无性系生长对比[J]
.河北林业科技,2024(3):55-59.
1
蒋柱.
肥东县废弃矿区植被恢复技术浅析[J]
.安徽林业科技,2013,39(3):66-67.
2
阿依加玛丽.吾守尔.
库尔勒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大小叶白蜡的种植表现[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81-83.
3
苏亨荣.
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植物种的筛选[J]
.防护林科技,2014,27(4):51-53.
被引量:2
4
西仁古力.艾山.
狗牙根在困难立地条件下的建植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83-85.
5
杜永吉,张成梁.
煤矸石山耐高温植被恢复种筛选研究[J]
.林业科技,2009,34(3):16-18.
被引量:3
6
杨丽娟,何素玲,高培红.
豫西困难立地条件区植被恢复技术途径[J]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1):12-13.
被引量:1
7
米克热古力.吾买尔.
蝶形花科树木在库尔勒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表现[J]
.新疆农业科技,2009(5):51-51.
8
王丽艳,刘光正,张正梁,岳军伟,杨桦,龙蔚.
煤矸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植物种的筛选[J]
.林业实用技术,2012(10):3-6.
被引量:5
9
陈小光.
库尔勒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园林树种的选择试验[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2):14-19.
被引量:1
10
殷福姣.
康乃馨扦插繁殖中对生根剂的优选[J]
.北方园艺,2008(3):175-176.
被引量:2
辽宁林业科技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