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顶岗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基于我院顶岗实习实践的基础上,从顶岗式工学结合及其模式分析出发,对“校企、企企”合作顶岗式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实施顶岗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
史锋
机构地区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17,共2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校企
企企”合作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407.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2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3
丁金昌,童卫军.
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49-55.
被引量:346
4
戴亚娥.
基于学分银行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3):20-2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熊惠平.
谈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与障碍[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1):13-14.
被引量:7
2
李月华.
关于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4):108-110.
被引量:5
3
于宗水.
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9):13-14.
被引量:35
4
吴蔚.
细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J]
.教育与职业,2007(1):36-37.
被引量:9
5
伍棠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7
Document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Apr.2001.
8
Reeve R S."Employers' Guide to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Inc.2001.
9
Goldstein Michael B,Wolk,Peter C."Legal Rishts and Obligation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Institutions",Jossey-Bass,1987.
10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Z].2006-11-16.
共引文献
920
1
熊元亮,王金凤.
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11):204-205.
被引量:1
2
武旭霞.
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配植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内蒙古教育,2021(24):70-72.
3
文昱,冯金强.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技能人才供需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广场,2022(4):23-30.
被引量:1
4
谢睿桢,黄向伟,江志辉,郭生河,陈笑莲.
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就业与保障,2022(2):58-60.
5
王涛,纪富贵,谢景伟.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文化人才“桥链衔接”培育模式探索[J]
.湖南教育(下旬)(C),2022(3):46-49.
6
张蕾.
“工学结合”下高职专业英语教育的转型及对策[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3):123-126.
被引量:3
7
刘晓顺,刘金玉.
以合作平台促工学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工学结合新机制的探索[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57-61.
被引量:1
8
罗敏杰.
地方性高职学院工学结合模式的现状与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6):123-124.
被引量:2
9
刘新宇.
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53-153.
10
童乃诚.
全面解析工学结合的内涵[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4
1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0):68-73.
被引量:380
2
杨群祥.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0):73-74.
被引量:41
3
彭新宇.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QuerylD=5&CurRec=1,2010-04-20.
4
汤红军.
素质维度下的高职课程设置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24-25.
被引量:6
5
朱建.
大力推进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2):15-17.
被引量:26
6
杨叔子,余东升.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08(3):3-7.
被引量:75
7
杨哲.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新论[J]
.职业教育研究,2008(5):76-77.
被引量:12
8
迟本理,于万成.
以工学结合为主体进行中职学校教学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6):5-7.
被引量:2
9
王明达.
总结经验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1):10-12.
被引量:1
10
许强,来尧静,张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J]
.江苏高教,2009(2):95-97.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4
1
高皖秋.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0-81.
被引量:10
2
易兰华,林国安.
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33):32-34.
被引量:9
3
郭峰,程晓芳.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与当地中小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浅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1):92-92.
被引量:1
4
朱玉茹,李淑蓉,王庆义.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冶金教育,2011,16(6):77-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赵明晓.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1):23-25.
被引量:13
2
周晓彬.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151-152.
被引量:5
3
陈为民.
校企合作的动因及实现途径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26-26.
4
黄小英.
计算机类专业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J]
.广西教育,2012(11):168-169.
5
葛秀华.
浙江省高职英语专业服务商业特色街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2(4):4-6.
被引量:1
6
刘丹.
顶岗实践: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12(7):45-46.
被引量:1
7
刘艳娟.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探索[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4):105-107.
被引量:8
8
王晓琳,罗孝友.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降低校企合作成本的途径探讨[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10):28-29.
9
石宏武.
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教学[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5):90-91.
10
胡海婧,唐春根.
高职经贸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J]
.时代教育,2013(11):36-37.
被引量:2
1
王欣蕾.
水利招投标顶岗问题探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2):501-501.
2
孙玉杰.
“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9(2):16-17.
被引量:2
3
马宪亭,尹新爱.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思考[J]
.机械职业教育,2009(4):12-13.
被引量:6
4
段宏毅.
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
.金色年华(下),2009(10):12-12.
被引量:1
5
李承林.
农业类高职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讨[J]
.科教探索,2008(11):59-59.
6
唐冬生.
工学结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0):78-79.
被引量:12
7
罗敏杰.
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培训的“四个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5):98-99.
被引量:5
8
刘冬香.
兼顾专业与企业,改革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J]
.现代企业教育,2008(6):24-25.
9
赵春玲.
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
.职业时空,2008,4(1):70-71.
被引量:1
10
高民.
工学结合模式在数控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企业教育,2013(8):177-17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