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3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择期剖宫产与经阴道试产2组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再次择期剖宫产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次剖宫产史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只要病例适当,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催产素并非瘢痕子宫绝对禁忌证,专人监护下可应用。
作者
刘春娟
机构地区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35期1089-1090,共2页
The Medical Forum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59
1
张春霞.
农村瘢痕子宫妇女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11):846-847.
被引量:2
2
陈桂林.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5-7.
被引量:11
3
蒋小亚,陈晓云.
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54-55.
被引量:109
4
张小勤.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7例分娩方式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57-58.
被引量:262
5
覃秀珠,邱玉英.
133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J]
.右江医学,2006,34(6):654-654.
被引量:2
6
Sens Maliks, Salhans. Ultras mvaluatioflower uterine segment thickness inpatients of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J]. Gynecolobstet, 2004, 87(3): 215.
7
Oyelese Y,Smulian JC.Placenta previa,placenta accrete,and vasa previa.Obstet Gynecol,2006,107:927-941.
8
秦惠基.剖宫产率上升的利和弊[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87,14(3):136.
9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
Pernoll Ml.Current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diagnosis and treat ment[]..1991
引证文献
18
1
刘洪霞.
瘢痕子宫怎样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5):688-688.
2
李艳敏.
瘢痕子宫选择分娩方式的研究分析[J]
.今日健康,2016,15(2):100-100.
3
李林,徐华英.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11-12.
被引量:8
4
张绍芬,潘春芳,顾云程.
护理程序在疤痕子宫产妇试产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83-84.
被引量:9
5
元玥.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116-117.
被引量:3
6
粟凤霞.
瘢痕子宫妊娠13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7):124-125.
被引量:4
7
厉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29-31.
被引量:26
8
张丽娟,施德丽,高芳.
浅析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探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1):72-73.
被引量:1
9
张巧玲.
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81-683.
被引量:5
10
张新艳.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探讨[J]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3):277-277.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丛文波,姜建国,鞠远芹.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76-176.
被引量:4
2
高翠玲.
瘢痕子宫史妇女的生育结局研究[J]
.医学综述,2012,18(17):2935-2936.
被引量:13
3
张娟.
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研究新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75-176.
被引量:2
4
余霞.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24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95-196.
被引量:8
5
徐静,郭会云.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60例的处理[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5-5.
被引量:1
6
郭红梅.
探讨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4):37-37.
7
许艳玲.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29-530.
被引量:7
8
李娇.
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14-15.
被引量:13
9
陶璐.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1):67-68.
被引量:1
10
陈桂香,刘娟娟.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1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924-925.
被引量:8
1
李瑜瑛.
剖宫产史对行子宫切除术的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6):3281-3282.
2
崔东梅.
凶险型前置胎盘8例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2):13-13.
被引量:2
3
张文华,陈娥,丁志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J]
.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2):1179-1180.
被引量:1
4
韩灵云,钞旌旆,杨玉梅,付丽娟,邓坤.
228例剖宫产原因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653-654.
5
李红红,和旭华,冯晚兰.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7):699-700.
被引量:7
6
杨轶杰,张妍玫,于欢,李华军,卞美璐.
植入性胎盘13例临床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3):220-221.
7
王军,熊苗,陈宇.
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394-3397.
被引量:54
8
黄倩,余艳红,饶腾子.
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J]
.广东医学,2012,33(6):825-827.
被引量:29
9
费英.
4129例分娩现状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02-103.
10
李瑜瑛.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2):162-163.
被引量:1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