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81-1983,共3页
Hebei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22
1 王德智.MODS的发病机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24-325. 被引量:5
2 管向东,吴泽宇,陈娟,陈敏英.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MODS发生的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55-357. 被引量:2
3 陈叙,张春红.MODS的诊断[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25-327. 被引量:12
4 邱海波,杜斌,刘大为,陈德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02-405. 被引量:47
5 郑晓英,孟新科,杨径,魏刚,吴华雄.APACHEⅢ引入MODS评分对ICU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4):217-219. 被引量:16
6 孙仁华,杨向红,等.TNF-α检测在SIRS和MODS患者中的意义[J] .浙江创伤外科,2002,7(2):81-82. 被引量:1
7 李笑宏,赵铭山,焦文建,颜卫峰,王春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SIRS、MO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5,45(34):10-12. 被引量:8
8 李健,曹书华.血栓调节蛋白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5,17(3):1-2. 被引量:1
9 刘懿禾,崔克亮,曹书华.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在MOD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9):539-541. 被引量:14
10 曹一飞,吴允孚,钱毓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CD_(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3):460-46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15
1 阮秋蓉,宋建新,邓仲端,瞿智玲,倪娟.山莨菪碱下行调节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3):194-197. 被引量:10
2 龚德华,季大玺,谢红浪,徐斌,刘芸,黎磊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剂量对溶质清除率的影响[J]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3):183-186. 被引量:17
3 刘宏宝,王汉民,李振江,陈威,张鹏,徐月清.连续性血液净化防治心脏术后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的评价[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5):414-418. 被引量:24
4 岳茂兴.“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救治成功15例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经验体会[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5):282-285. 被引量:1
5 贺石林.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机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33-334. 被引量:15
6 金丽娟,李建明.细胞因子和创伤后多器官衰竭[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38-339. 被引量:4
7 王正国.创伤与多器官衰竭[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35-338. 被引量:5
8 胡森,盛志勇,周宝桐,林洪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概念和早期诊断依据的探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42-342. 被引量:19
9 王今达,王宝恩.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经庐山’95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46-347. 被引量:1424
10 王今达.90年代多脏衰综合征:SIRS与MODS[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24-328. 被引量:69
共引文献164
1 田欣,程爱斌.APACHEⅡ评分系统的应用及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5):72-73. 被引量:2
2 马麟娟.妇科低血容量休克诊治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764-765.
3 王东霞,吴银洲,邓铁犁.地塞米松防治腹部外科危重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 .沈阳部队医药,2000(3):287-287.
4 王东霞,吴银洲,邓铁犁.腹部外科危重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2000,28(1):19-21. 被引量:1
5 金鹏,李佳.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9,21(10):26-28. 被引量:1
6 岳茂兴,李学彪,李成林.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96例的救治[J] .伤残医学杂志,2004,12(2):19-21. 被引量:2
7 岳茂兴.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治疗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5):264-267. 被引量:5
8 李晓林,师淑婉.孕产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0).
9 智彩霞,阎志坚,邱若珊.20例产科多器官衰竭临床分析[J] .现代医院,2002,2(6):9-10.
10 汤耀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2
1 曹永清,何春梅,陆金根.温肾健脾方对大鼠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3):220-224. 被引量:23
2 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
3 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32.
4 Lao G,Yao L,Yang C,et al. Contolled releas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rom hydrogels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rats[ J]. J Am Podistr Med Assoc,2012,102(2) :89 -98.
5 Lao G, Yao L, Yang C, et al. Contolled release of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rom hydrogels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e rats [J]. J Am Podistr Med.
6 石云峰,吴本权.炎性细胞因子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J] .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36(2):112-115. 被引量:24
7 侯春林.手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9,25(2):67-68. 被引量:136
8 王晓伟,孙天胜,秦聪聪.多发伤患者炎性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5):406-408. 被引量:10
9 郑臣校,黄星垣,曾远.复方四黄液促进外伤性感染创面愈合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63-365. 被引量:17
10 王文静,郭丙申.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6):701-702.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5
1 李薇薇,赵春雷,艾翠华.预见性护理对严重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干预效果[J] .河北医药,2009,31(16):2167-2168. 被引量:1
2 李绪松,郑臣校,罗维维,李胜松.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对家兔股骨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IL-6、TNF-α表达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5):724-726. 被引量:3
3 郑臣校,梁武胜,刘思景,李绪松,苏培基.复方四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实验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8):1939-1941. 被引量:6
4 郑臣校,刘思景,梁明强,李绪松,苏培基.复方四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感染创面修复的影响[J] .新中医,2015,47(7):136-138. 被引量:3
5 李绪松,郑臣校,罗维维,刘思景,黎勇.复方四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的效果及对创面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2015,10(12):1811-1813.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23
1 阿不都瓦力·阿不都卡迪尔,韩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今日健康,2016,15(9):24-25. 被引量:1
2 赵晓琴,龙晓弘,邝晓聪.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293-3297. 被引量:9
3 蒋振兴,刘涛,何志军,李森.中医药联合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研究思路[J] .西部中医药,2016,29(5):134-137. 被引量:9
4 孙军锁,陈时高,景斗星,蔡雅楠,杨森,王铁涛.清热解毒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用于手外伤感染的疗效[J] .陕西中医,2016,37(6):683-684. 被引量:8
5 邓丽霞.复方四黄液联合闭式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化脓创面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5):18-20.
6 曾昭洋,胡文斌,李洪志,强胜林,田洹,毛艳军,梁恬.载双黄连粉针剂骨水泥珠链局部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模型兔血清CRP,TNF-α,IL-6的影响[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1-6. 被引量:4
7 邱爱武,阮振涛.抗感染药物个体化给药对骨科患者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预防及其愈合效果比较[J] .抗感染药学,2017,14(6):1159-1162. 被引量:7
8 梁嘉樑,姚强,王明怀,孙军锁,景斗星,杨楠.清热解毒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手外伤感染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12):1094-1096. 被引量:7
9 李辉标,陈慕媛,丘振文,李得堂,唐洪梅.HPLC法同时测定四黄止痛喷雾剂中黄芩苷、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2605-2607. 被引量:3
10 陈海宏,高大伟,张会良,王康振,韩海宁.复方四黄液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及对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3):641-643. 被引量:26
1 董军,张淑文,王宝恩.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2):764-767. 被引量:95
2 辜迎红,陈绍庆.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47-148. 被引量:2
3 张绍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治进展[J] .蛇志,2015,27(2):192-196. 被引量:5
4 刘静杰.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减轻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器官功能损伤[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2):718-718.
5 崔静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07,15(3):107-107.
6 廖迎阳,彭宁福,黄金球.急性重症胆管炎的预后因素分析[J] .实用全科医学,2006,4(5):557-558. 被引量:5
7 周邦克,马金珍,匡建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蜂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9例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8):880-881. 被引量:1
8 张少云.支原体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114-114. 被引量:1
9 徐昉,刘琼.痰热清注射液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病理产科并发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5-16. 被引量:3
10 邱雪慧,梅晓蓉.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9):976-97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