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大豆种子处理剂应用效果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9395大豆保产剂、35%多克福种衣剂对大豆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3种种子处理剂均有一定增产效果,其中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效果最好,较不拌种增产416.7kg/hm2,增幅达13.78%。
作者
刘宪忠
姚卫华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190-190,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种子处理剂
大豆
对比试验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姚卫华.
机械化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J]
.大豆通报,2007(5):9-11.
被引量:12
2
姚卫华.
大豆重迎茬减产控制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黑河科技,2001(3):10-15.
被引量:12
3
姚卫华.
优质大豆寒地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7(6):41-42.
被引量:6
4
姚卫华.
浅谈大豆持续高产稳产的几点做法[J]
.上海农业科技,2007(4):85-86.
被引量:4
5
姚卫华.
大豆“八改”栽培法[J]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31-32.
被引量:5
6
袁明.
高油大豆嫩丰19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6(8):28-2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耿丙峰,姚卫华.
浅谈大豆的三种高产栽培方法[J]
.大豆通报,2004(6):11-12.
被引量:7
2
曹玉娥,赵士宽.
农艺措施对减缓大豆重迎茬损失的研究[J]
.大豆通报,1997(2):8-8.
被引量:2
3
许艳丽,王光华,韩晓增.
连作大豆生物障碍研究[J]
.中国油料,1997,19(3):46-49.
被引量:29
4
刘忠堂,于龙生.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0,19(3):229-237.
被引量:43
5
赵桂范.
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产量效应分析[J]
.大豆科学,2000,19(3):243-249.
被引量:5
6
张淑艳,姚卫华.
高纬寒地大豆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技术[J]
.大豆通报,2002(2):13-1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5
1
耿丙锋,姚卫华.
大豆种衣剂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J]
.大豆通报,2005(2):15-16.
被引量:2
2
姚卫华.
大豆30cm平作窄行密植应用技术研究[J]
.大豆通报,2006(6):12-13.
3
张淑艳,姚卫华.
极早熟高蛋白大豆黑河34号生产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2008(9):145-145.
4
姚卫华.
大豆新品种蒙豆9号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118-119.
被引量:3
5
姚卫华.
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10):34-35.
6
姚卫华.
五大连池市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1):77-78.
7
唐文友,姚卫华.
绥无腥豆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12-212.
8
李瑞平,李志刚,王贵平,马日亮,刘玉平,苏辉.
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8,27(6):979-982.
被引量:15
9
唐文友,姚卫华.
广石绿大豆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4):76-76.
10
陆慧玲.
浅谈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模式[J]
.大豆科技,2009(1):29-30.
被引量:8
1
李艳杰.
大麦专用生物表面活化剂效果研究初报[J]
.大麦科学,2000(4):38-39.
2
李艳杰.
W-HE生物表面活化剂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3):48-50.
3
武小兵,丁继江.
W-HE生物表面活化剂应用效果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40-42.
4
李艳杰.
水稻专用生物表面活化剂效果研究初报[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3):24-26.
被引量:1
5
孙文玉,郝天旭,叶凤华,贾红.
大豆应用生物表面活化剂试验研究[J]
.大豆通报,1998(1):5-5.
6
杨秀峰,宋学甫.
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1998,14(1):48-49.
7
郭永霞,孔祥清,宁毅,苏会臣,路浩.
多克福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14(1):13-15.
8
T.M.Linscott,邱敦莲,等.
小麦材料PI47545中俄罗斯麦蚜抗性的遗传控制[J]
.国外作物育种,2002,21(4):17-17.
9
杨宏.
中俄农业合作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4):38-40.
10
李泽宁.
农作物应用生物表面活化剂效益显著[J]
.农业科技通讯,1998(11):7-7.
被引量:4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